• shī
  • jiū
  • zhī
  • p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ī jiū zhī píng

成语解释:尸鸠:亦作“鸤鸠”,即布谷鸟,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。比喻一视同仁。亦作“尸鸠之仁”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:“鸤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”毛亨传:“鸤鸠之养其子,朝从上下,暮从下上,平均如一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尸鳩之平

英文翻译:A dead dove

尸鸠之平的意思

尸:1.尸体,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。2.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
鸠:1.鸟类。外形像鸽子。常见的有斑鸠,身体灰褐色,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。常成群吃谷物。2.聚集:鸠合(纠合)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平:1.表面没有高低凹凸,不倾斜:平坦。马路很平。把纸铺平了。2.使平:平了三亩地。把沟平了种庄稼。3.两相比较没有高低、先后;不相上下:平辈。平列。平局。平起平坐。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。4.达到相同的高度:平槽。平了世界记录。5.平均;公平:平分。持平之论。6.安定:风平浪静。心平气和。7.用武力镇压;平定:平叛。平乱。8.抑止(怒气):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。9.经常的;普通的:平时。平淡。10.姓。

成语评论

尸鸠之平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出自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,原意是说布谷鸟喂养幼鸟时一视同仁,后来比喻对待人或事公平公正、不偏不倚。比如古代官员审理案件,若能像“尸鸠之平”一样保持中立,百姓自然信服。

这个成语在现代还能用吗?当然可以!假设一个团队分配任务时,领导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合理分工,既不偏袒老员工,也不忽视新人,大家就可以夸他做到了“尸鸠之平”。这种公平性不仅适用于职场,家庭中父母对待多个子女时,也需要这种“端平一碗水”的智慧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绝对的公平是否存在?其实成语强调的是态度而非结果。就像体育比赛中,裁判的职责是确保规则执行一致,但运动员的水平差异依然存在。个人认为,“尸鸠之平”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递“尽力维持公正”的价值观,尤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这种态度能减少矛盾、增强信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变化。如今我们更多用“一视同仁”“雨露均沾”等表达类似含义。不过“尸鸠之平”自带文化厚度,用在需要强调历史渊源或文学性的场合反而更贴切。比如描述非遗传承政策时,说“对待各类传统技艺如尸鸠之平”,既准确又有文采。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让你负责社区物资分配,如何实践“尸鸠之平”的原则?是严格按照人数平分,还是考虑家庭实际需求差异?这个成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丰富性,更是关于公平与效率如何平衡的现实启示。

"尸鸠之平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