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āng
  • zuò
  • y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āng wú zuò yǒu

成语解释:见“将无作有”。

成语出处:熊龙峰《张生彩鸾灯传》:“常时节将无做有,几回价送暖偷寒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將無做有

英文翻译:Nothing will be done

将无做有的意思
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做:1.制造:做衣服。用这木头做张桌子。2.写作:做文章。3.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:做工。做事。做买卖。4.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:做寿。做生日。5.充当;担任:做母亲的。做官。做教员。做保育员。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。6.当做: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。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。7.结成(某种关系):做亲。做对头。做朋友。8.假装出(某种模样):做样子。做鬼脸。做痛苦状。

有:[yǒu]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[yòu]古同“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成语评论

将无做有”听起来有点玄乎,但仔细想想,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这种智慧。比如老张原本只是个普通木匠,有天捡了块烂树根,别人觉得只能当柴烧,他却雕成了栩栩如生的仙鹤摆件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化腐朽为神奇”?
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“无中生有”的能力是天生的吗?其实更多是观察角度的切换。就像孩子玩积木,明明只有方方正正的木块,他们却能组合出城堡、飞船甚至整个宇宙。关键不在于手里有什么材料,而在于是否允许想象力突破现实的框架。

记得我老家有片荒废的盐碱地,村里人都说种不出东西。王叔偏不信邪,他先是种耐盐的碱蓬改良土壤,三年后居然种出了甜度超高的西瓜。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,“白手起家”从来不是等资源齐全了才开始,而是在看似贫瘠的土壤里先埋下改变的种子。

这种思维在现代职场同样重要。小陈刚进公司时负责整理客户投诉,别人觉得这是打杂的活。但她把零散的抱怨整理成可视化数据,竟然发现了产品设计的核心痛点,后来主导开发的新功能让客户满意度提升了40%。有时候,“没价值”的事情换个加工方式,就能变成金矿。

当然,不是所有“无”都能强行变“有”。有个朋友曾把全部积蓄投入根本不存在的“元宇宙地产”,结果血本无归。这提醒我们:创造不等于空想,就像陶艺师可以把烂泥变成花瓶,但前提是要懂烧制的火候和塑形的规律。

最近看到有个菜市场改造成了社区艺术空间,鱼腥味未散尽的长廊挂满了剪纸灯笼,卖菜阿婆们自发当起了导览员。这种接地气的创造力最打动人心——它不需要高科技加持,而是让平凡事物重新发光。或许生活的魔法,就藏在我们对待“寻常”的态度里。

"将无做有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