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ǎ
  • wén
  • shǎo
  • j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ǎ wén shǎo jiàn

成语解释:听的少,见的少。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匡衡传》:“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,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见闻不广

繁体字形:寡聞少見

英文翻译:Rarely heard

寡闻少见的意思

寡:1.少;缺少(跟“众、多”相对):寡欢。寡言。寡不敌众。孤陋寡闻。2.淡而无味:清汤寡水。3.妇女死了丈夫:守寡。寡居。

闻:1.听见:听而不闻。耳闻不如目见。2.听见的事情;消息:见闻。新闻。奇闻。3.有名望的:闻人。4.名声:令闻。秽闻。5.用鼻子嗅: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?6.姓。

少:[shǎo]1.数量小(跟“多”相对):少量。少见多怪。2.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缺少(跟“多”相对):账算错了,少一块钱。全体同学都来了,一个没少。3.丢;遗失:屋里少了东西。4.亏欠: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。5.暂时;稍微:少候。少待。[shào]1.年纪轻(跟“老”相对):少年。少女。老少。青春年少。2.少爷:恶少。阔少。3.姓。
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”,现存。

成语评论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看到别人用了一个成语,明明每个字都认识,连起来却完全摸不着头脑。比如"筚路蓝缕",乍听像在说某种交通工具,实际上这成语背后藏着创业者的辛酸故事。

什么是"寡闻少见"的成语?这类成语就像藏在古籍里的珍珠,比如"管窥蠡测"比喻见识短浅,现代人可能更习惯说"井底之蛙"。但用"以蠡测海"来形容对元宇宙的理解,是不是既准确又充满画面感?

为什么需要了解这些冷门成语?上周参加读书会,有人用"爨桂炊玉"形容物价飞涨,满座文友会心一笑。这些成语就像文化密码,掌握后能在特定场合产生奇妙的共鸣。就像老茶客品出普洱的层次,懂成语的人能尝到语言的回甘。

最近重读《世说新语》,发现"东食西宿"这个成语。讲的是古代女子想同时享受两家优点的贪心故事,用在当代职场人既要高薪又要清闲的状态,简直是跨越千年的精准吐槽。这种古今碰撞的趣味,正是冷门成语的魅力所在。

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成语?关键要像厨师用调料。去年帮朋友修改演讲稿,把"困难重重"换成"荆天棘地",现场效果立竿见影。但要注意语境,若在菜市场说"饫甘餍肥",大妈们估计要以为你在说养猪场。

有读者问:学这些会不会变成掉书袋?我的经验是,成语就像西装领带——参加婚礼要正装,在家穿睡衣更舒服。重要的不是展示知识储备,而是让表达更精准有趣。就像用"桑枢瓮牖"形容老屋改造项目,比说"破旧房子"多了三分诗意。

下次遇到生僻成语别急着跳过,试着查查它的前世今生。你会发现每个被遗忘的成语里,都住着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。当你在朋友圈用"雪泥鸿爪"形容旅行记忆,说不定就有人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而订了机票。

寡闻少见的造句

  1. 造句 本人寡闻少见,没去过德国,那里是否真有“住房闲置7年收归政府”的规定,请允许我抱怀疑态度。
  2. 造句 这下要把我这个一直坐机关寡闻少见的人问住了。
  3. 造句 本人寡闻少见,没去过德国,不知是否真有“住房闲置7年收归政府”的规定。
  4. 造句 笑什么笑,摔一跤而已,有什么好见怪不怪的,没有见过母猪爬树也见过母猪扑街吧,孤陋寡闻少见多怪!
  5. 造句 “催妆迎新”、“同牢合卺”、“解缨结发”,周制正婚中这些寡闻少见的礼仪名词让不少新人眼前一亮。
  6. 造句 早年生活境遇的不同,使他们中的不少人对现代生活隔着一层膜,这种隔膜,既有使他们专心致志潜心学习的好处,也有使他们孤陋寡闻少见多怪的毛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