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ì
  • háo
  • jiā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ù shì háo jiā

成语解释:指富贵显赫家族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富室豪家,却言道压瘴犹嫌少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富室豪家

英文翻译:Rich family

富室豪家的意思

富:1.财产多(跟“贫、穷”相对):富裕。富有。富户。农村富了。2.使变富:富国强兵。富民政策。3.资源;财产:富源。财富。4.丰富;多:富饶。富于养分。5.姓。

室:1.屋子:教室。室内。2.机关、工厂、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:调研室。会计室。3.家;家族:十室九空。宗室。4.家属或妻子:家室。继室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豪:1.具有杰出才能的人:英豪。文豪。2.气魄大;直爽痛快,没有拘束的:豪放。豪爽。豪迈。豪言壮语。豪雨。3.指有钱有势:豪门。豪富。4.强横:豪强。巧取豪夺。
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
成语评论

富室豪家”这个词听起来就自带金光闪闪的气场,但它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电视剧里常看到主角走进一座深宅大院,雕梁画栋间仆从如云,弹幕立刻飘过“这才是真正的富室豪家啊”。这里的“富室豪家”不仅形容财富,更强调家族世代积累的底蕴,就像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府,既有金山银山,又有诗书礼仪的传承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词只能用来描写古代豪门吗?当然不是。比如描述某科技新贵的别墅时可以说:“他虽白手起家,如今坐拥智能庄园,倒也有了富室豪家的气象。”这里的核心在于“富”与“豪”的结合——既有物质实力,又形成独特的生活格局。要注意的是,这个词常带点旁观者的惊叹感,使用时更适合客观描述而非直接夸赞。

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里有段话特别生动:“猗顿用盬盐起,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,与王者埒富。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猗顿靠卖盐发家,郭纵搞钢铁产业暴富,这些富室豪家的财富能跟诸侯王掰手腕。这段文字透露出重要信息:真正的“豪”不仅看存款数字,更要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。就像今天的互联网巨头,他们的商业版图本身就在重塑现代生活规则。
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古人用“富室豪家”时往往带着微妙态度。杜甫写“朱门酒肉臭”时批判的,和司马光记载石崇王恺斗富时感叹的,其实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侧面。这提醒我们,这个词本身没有褒贬,全看用在什么语境。比如现代报道中说“某富室豪家捐建十所希望小学”,立刻就让这个词带上了正向色彩。

说到个人观点,我觉得“富室豪家”在当代最有趣的变化是“豪”的定义。以前可能比谁家玉石台阶更高,现在可能是比谁家的碳中和做得更彻底。就像某环保企业家的太阳能庄园,既有科技感的“豪”,又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。这种演变恰恰说明,语言永远在跟着时代呼吸。

下次在文章里遇到需要描写富贵人家的场景时,不妨先想想:是要突出历史的厚重感,还是展现现代的创新力?是强调物质层面的奢华,还是侧重精神文化的积淀?找准这个核心,就能像厨师掌握火候那样,把“富室豪家”这个成语用得恰到好处。毕竟,语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,同一个词在不同人笔下,能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时代光谱。

"富室豪家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