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 dào bì lì
成语解释:家道:家庭经济状况;壁立:空无所有。形容极其贫穷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徐孝克传》:“陈亡,随例入长安。家道壁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穷
繁体字形:家道壁立
英文翻译:The house stands on the wall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壁:1.墙:壁报。壁灯。家徒四壁。铜墙铁壁。2.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:井壁。锅炉壁。细胞壁。3.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:绝壁。峭壁。4.壁垒:坚壁清野。5.二十八宿之一。
立:1.站1:立正。肃立。坐立不安。2.使竖立;使物件的上端向上:立竿见影。把梯子立起来。3.直立的:立柜。立轴。立领。4.建立;树立:立功。立志。5.制定;订立:立法。立约。立个字据。6.指君主即位。7.指确定继承地位;确立:立嗣。立皇太子。8.存在;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9.立刻:立奏奇效。立候回音。10.姓。
说到“家道壁立”,你可能会好奇: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它其实形容的是家庭极度贫困,穷得只剩四面墙壁的场景。比如《聊斋志异》里就有这样的描写:“某生家道壁立,唯余破砚一方”,短短几个字就把书生的窘迫生活勾勒得活灵活现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谁还会用这种文绉绉的说法?其实在当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依然有它的生命力。比如可以这样用:“老张创业失败后,公司清算完简直家道壁立,连办公室的绿植都抵债了。”这里既保留了成语原本的意境,又增添了现代职场元素,让古老的表达焕发新意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?关键在于它的画面感。试想空荡荡的房间里,墙壁赤裸裸地立着,这种视觉冲击比直接说“很穷”更有感染力。就像我们常说“连西北风都喝不上”,都是通过具象化表达来强化感受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并不完全等于“一贫如洗”。它更强调“仅剩墙壁”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原本有些家底后来败落的情况。比如电视剧里常出现的桥段:“谁能想到当年显赫的王府,如今竟家道壁立?”这种今昔对比的唏嘘感,才是这个成语的精髓所在。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或许不会真的遇到只剩墙壁的困境,但每个人都会经历物质或精神上的匮乏时刻。就像刚毕业的年轻人租下空荡荡的出租屋,看着白墙开始布置自己的小天地,这何尝不是新时代的“家道壁立”?只不过现在的白墙,可能正在等待被涂鸦成理想生活的画布。
最后想说的是,成语之所以能穿越时空,是因为它们记录着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。当我们用“家道壁立”形容某种处境时,其实是在和千百年前的人们产生共鸣—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关于生存与希望的故事永远在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