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ān
  • yàng
  • wén
  • sh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ān yàng wén shū

成语解释: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。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
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9回:“但也只是官样文书,掩人耳目罢了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套话、空话等

繁体字形:官样文书

英文翻译:Official documents

官样文书的意思

官:1.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:官员。武官。做官。外交官。2.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官办。官费。3.公共的;公用的:官道。官厕所。4.姓。5.器官:五官。感官。

样:1.形状:样子。模样。图样。同样。装模作样。2.种类:花样。各种各样。3.做标准的东西:样板。样本。样品。榜样。

文: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3.文言:半文半白。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
书:1.写字;记录;书写:书法。大书特书。振笔直书。2.字体:楷书。隶书。3.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书。一部书。一套书。丛书。新书。古书。书店。4.书信:家书。书札。5.文件:证书。保证书。说明书。挑战书。白皮书。6.姓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官样文书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冗长的公文和复杂的流程。比如“一纸空文”这个词,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看似正式、实则缺乏实际效力的文件。比如某部门发布通知,要求企业填写十页表格,但最终数据无人分析,这就是典型的“一纸空文”。

有人问:为什么官样文书总让人觉得不接地气?这可能与历史传统有关。古代官员多用文言文书写公文,讲究格式而非实用,这种习惯延续至今。比如“八股文章”原本指科举考试的固定文体,现在却被用来批评那些死板、缺乏创新的文字。

再比如“冠冕堂皇”这个成语,常被用在官样文书的开头部分。某份政策文件写道:“为贯彻落实某某精神,全面提升某某水平……”看似大气,但普通读者看完前三句可能已失去耐心。这种表达方式反而拉远了政策与群众的距离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格式化的文书也有其价值。我曾参与过跨部门协作,发现统一模板能减少沟通误差。但关键在于平衡——比如“照本宣科”是贬义词,可若能在标准流程中加入人性化解读,效果会大不相同。就像厨师照着菜谱做菜,但火候掌握才是真功夫。

如何改善这种情况?个人认为可以借鉴“删繁就简”的思路。某地政府曾将二十页的申请表格压缩为三页重点问题,同时开通在线预审通道,这就是从“官样”转向“实用”的成功案例。毕竟文字是工具,解决问题才是目的。

下次遇到官样文书时,不妨先找核心信息,跳过套话段落。就像读小说先看目录,查字典先找拼音索引。只要掌握方法,再复杂的文本也能快速抓住要害。记住,文字背后的意图,永远比形式更重要。

"官样文书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