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ū ào bù qún
成语解释:孤:孤单;傲:高傲。指高傲孤僻,难与人相处。
成语出处: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九章:“偏偏却是天生一副孤傲不群的秉性,社友们都有点怕他,他也懒得管别人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性格
繁体字形:孤傲不羣
英文翻译:not have a word to throw at a dog
孤:1.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:孤儿。2.单独:孤立。孤军深入。3.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。
傲:1.自高自大:傲慢。2.不卑不屈:傲骨。傲雪斗霜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群:1.聚在一起的人或物:人群。鸡群。建筑群。成群结队。2.众多的人:超群。群言堂。群策群力。3.成群的:群峰。群居。群集。4.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:一群孩子。一群马。5.姓。
你听说过"孤傲不群"这个词吗?它常用来形容那些特立独行、不愿随大流的人。比如公司里有位设计师,当所有人都在用当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时,他偏要坚持手绘插画风格。同事说他"难相处",但客户却格外欣赏他作品中的人情味。这时候,"孤傲不群"到底是缺点还是闪光点?
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。老张在菜市场摆了三十年修表摊,拒绝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商场柜台。街坊们都说他死脑筋,可那些戴着爷爷辈机械表的老主顾,就认准他布满划痕的木桌和磨得发亮的工具。这种坚守自我的"孤傲不群",是不是反而成就了独特的生存之道?
有意思的是,现在年轻人流行说"拒绝无效社交"。小杨周末总背着相机往深山老林跑,同事聚餐十次有八次不参加。表面看确实孤僻,但他在社交平台发的摄影作品,让三百多个陌生人通过他的镜头重新发现了自然之美。这种选择性的"孤傲不群",何尝不是现代人保持精神独立的新方式?
我曾在古镇遇见个做油纸伞的老匠人,他坚持用古法熬制桐油,拒绝机器生产的伞骨。游客嫌贵,同行笑他迂腐。但当我摸着伞面上细密的竹纹,听着他讲"每把伞都要晒足七个晴天"时,突然明白:某些"孤傲不群"的背后,藏着对初心的守护。
当然,硬币都有两面。有个程序员朋友坚持用冷门编程语言,结果项目推进困难。这提醒我们:保持个性需要智慧,就像山崖上的松树既要扎根岩石,也要懂得随风摆动。真正的特立独行,应该像茶汤里的苦后回甘——个性是底色,但懂得与世界和解才是真章。
下次遇见看似不合群的人,不妨多观察片刻。那个独自在公园写生的画家,办公室里永远最后一个关灯的设计师,或是总带着旧书来咖啡馆的老先生,他们的"孤傲不群"里,或许正藏着我们忽略的生活答案。毕竟,整齐划一的雁阵固然壮观,但总要有几只离群的鸟,才能发现新的迁徙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