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lóng sì hǔ
成语解释:形容勇猛有活力。
成语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三十九回:“云气变幻无穷,倏忽如龙似虎。人情世态,大率相同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如龍佀虎
英文翻译:vibrant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龙: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龙颜。龙廷。龙袍。龙床。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龙舟。龙灯。龙车。龙旗。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5.姓。
似:[sì]1.像;如同:似是而非。何其相似乃尔。2.副词。似乎;好像:似属可信。貌似有理。3.胜过;超过: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[shì]〔似的〕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,表示和某种事物、情况相像:瓢泼似大雨。飞也似跑去。像别人都不知道似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看到“如龙似虎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疑惑:这到底是形容人厉害,还是单纯比喻气势凶猛?举个例子,老张在公司年会上发言时声音洪亮、手势有力,台下同事偷偷说:“老张今天如龙似虎的,看来新项目十拿九稳了。”这里既夸赞了他的自信状态,又暗示了大家对项目成功的预期。
有人要问:用动物比喻人不会显得夸张吗?其实这正是汉语的精妙之处。比如运动赛场解说常喊“小王如龙似虎般突破防线”,瞬间让听众脑补出运动员敏捷的身姿和不可阻挡的气势,比直白的“他跑得很快”生动十倍。
我发现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格外好用。当实习生小李主动揽下三个项目时,组长拍着他肩膀说:“年轻人就该有这种如龙似虎的冲劲。”既认可了他的积极性,又巧妙提醒要注意工作节奏——毕竟龙虎虽猛,持续狂奔也会累趴下。
有个有趣的矛盾点:这个词明明带着猛兽的野性,却经常被用在正面向上的场景。就像邻居夸幼儿园汇演的小朋友“跳起舞来如龙似虎”,其实孩子们只是动作幅度大了些,但这种表达既保留了童真,又传递出蓬勃的生命力。
从个人经验看,这个词特别适合鼓励他人。朋友创业犹豫不决时,我说“你现在筹备得如龙似虎的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比干巴巴的“加油”更有画面感。毕竟谁不想像龙虎那样,既有力量又有掌控全局的霸气呢?
最后留个思考题:下次看到有人风风火火做事,你会选择说“干劲十足”还是“如龙似虎”?试试后者,或许能让对方会心一笑——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,还被夸出了神话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