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zuì fāng xǐng
成语解释:方:刚才。象酒醉才醒一般。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。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四回:“三藏闻言,如醉方醒,似梦初觉,乐以忘忧,称谢不尽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醒悟
繁体字形:如醉方醒
英文翻译:wake up as one from a drunken sleep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醉:1.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醉汉。喝醉了。醉得不省人事。2.沉迷;过分爱好:醉心。陶醉。听着这美妙的音乐,我的心都醉了。3.用酒泡制(食品):醉枣。醉蟹。
方:1.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。2.正直:品行方正。3.方向;方面:东方。双方。4.办法:千方百计。领导有方。5.地点;地区:前方。方言。6.治病的药单:药方。处方。7.工程上指土、石等堆积一立方米:土方。8.数学上指自乘的积:乘方。9.副词。正在;方才:方兴未艾。如梦方醒。年方十六。10.表示响度级的单位。将声音与一个1,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,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,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。旧写作㕫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:一方砚台。两方图章。
醒:1.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入睡。2.酒醉、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常态:酒醉未醒。他醒过来了。3.觉悟:猛醒。醒悟。4.使看得清楚:醒目。
生活中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?明明知道该怎么做,却像被迷雾笼罩般迟迟无法行动。直到某天听到一句话、看到一件事,突然像被人拍醒般豁然开朗——这就是成语“如醉方醒”的生动写照。
比如小张连续三个月业绩垫底,每天都机械式地拜访客户。直到某天在便利店听见收银员说:“这位先生您总买同款面包,要不要试试新出的红豆馅?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就像那个只买同款面包的顾客,立刻调整话术主动推荐新产品,当月业绩直接翻倍。这种顿悟时刻,正是“如醉方醒”的最佳注解。
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“醉酒”状态?其实大脑就像节能模式运行的手机,面对重复事务会自动选择省力模式。当我们在某件事上投入太多沉没成本,反而更难跳出固有框架。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,需要外界刺激触发认知重启。
有个真实案例:某科技公司研发团队耗时两年开发智能手表,始终无法突破续航瓶颈。有次团建时,工程师看到公园里孩子们用竹蜻蜓玩具,突然想到“为什么非要执着锂电池?动能发电不也是解决方案?”这个灵光乍现的瞬间,让产品最终实现了运动充电技术。
个人认为,“如醉方醒”不仅是认知跃迁,更是勇气的体现。就像站在悬崖边的登山者,有人永远困在安全区,有人敢解开保护绳纵身跃向新天地。那些让我们突然清醒的瞬间,其实都是潜意识在提醒:是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了。
下次当你感觉陷入思维泥潭,不妨试试“第三视角观察法”。把自己想象成旁观者,用给朋友提建议的心态重新审视问题。就像雾天开车,雨刮器刮去玻璃上的水雾时,前方的道路自然会清晰起来。保持这种清醒状态,或许下一个“如醉方醒”的蜕变时刻正在转角等着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