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jiě dào xuán
成语解释: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如解倒懸
英文翻译:hung up by the heels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解:[jiě]1.分开:解剖。瓦解。难解难分。2.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扣儿。解衣服。3.解除:解职。解渴。解乏。4.解释:解说。解答。注解。5.了解;明白:令人不解。通俗易解。6.解手:大解。小解。7.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,例如x+16=0,x=-16,-16就是x+16=0这个方程的解。8.演算方程式;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:解方程。[jiè]解送:押解。把犯人解到县里。[xiè]1.懂得;明白:解不开这个道理。2.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跑马卖解。3.解池,湖名,在山西。4.姓。
倒:[dǎo]1.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2.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[dào]1.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2.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3.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4.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5.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悬:1.吊、挂在空中:悬空。2.没着落;没结果:悬案。3.距离远:悬殊。4.〈方〉危险:这件事真悬。5.牵挂:悬念。
“如解倒悬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观。想象一下,一个人被倒吊在树上,手脚被捆得死死的,这时候如果有人帮他解开绳子、扶他站稳,那种解脱感就是“如解倒悬”想表达的状态——把别人从极端的困境中拯救出来。
举个例子吧。比如同事小王因为项目失误被老板当众批评,整张脸涨得通红,眼看就要辞职走人。这时候你站出来说:“问题其实出在流程设计上,小王已经主动加班补救了一周。”接着你拿出修改方案,老板态度立马缓和。事后小王偷偷对你说:“你这简直是如解倒悬啊!”这里既点出了困境的紧迫性,又突出了解决的彻底性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雪中送炭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关键在于紧急程度。“雪中送炭”更偏向物质帮助,比如朋友失业时借他钱;而“如解倒悬”更像生死关头拉人一把,比如家人突发重病时帮忙联系专家会诊。前者是温暖,后者是救命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。邻居张阿姨不会用智能手机,每个月都要走三公里去交水电费。你花一下午教她用支付软件,还做了手写流程图。她拉着你的手说:“闺女你这是给我如解倒悬了!”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古雅韵味,又贴合了现代生活场景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“解决长期痛点”的场合。比如程序员修复了一个困扰团队半年的系统漏洞,或者调解员化解了某对夫妻持续两年的冷战。它不只是解决问题,更强调把当事人从持续的痛苦状态中彻底解放出来,就像解开倒吊者的绳索那样干脆利落。
下次写工作报告时,如果想强调某个方案的突破性,不妨说“新策略的落地如解倒悬,彻底扭转了部门被动局面”。既避免了陈词滥调,又能让读者瞬间理解项目带来的根本性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