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tiān zhī fú
成语解释:形容福气特别大。
成语出处: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·挫权》:“把如天之福,没来由选择伊家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如天之福
英文翻译:as good as the blessing of heaven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福:1.幸福;福气(跟“祸”相对):福利。享福。造福。2.旧时妇女行“万福”礼:福了一福。3.(Fú)指福建:福橘。4.姓。
“如天之福”到底是个啥意思?听起来挺玄乎的,其实说的就是像天一样大的福气,形容人运气好到爆棚。比如老张买彩票中了五百万,街坊邻居都说他得了“如天之福”,毕竟这种好事跟天上掉馅饼差不多。
有人问:“这成语只能用在特别夸张的好事上吗?”倒也不是。王阿姨家失散二十年的儿子突然找回来了,家里人抹着眼泪说这是“如天之福”。你看,只要事情珍贵到让人感觉像被老天爷特别眷顾,用这个成语准没错。
前两天看新闻,有个驴友在山里迷路三天,结果被无人机搜救队发现了。评论区清一色刷着“这才是真正的如天之福”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科技其实也在创造新的福气形式——搁二十年前,这种深山救援想都不敢想。
有人可能嘀咕: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如天之福的标准是不是变高了?”我倒觉得正好相反。上个月住院时,临床大爷吃着闺女送的小米粥直念叨“如天之福”。你看,能喝到亲人熬的热粥,在特定情境下就是最踏实的福气。
记得小时候奶奶总说:“平安健康就是如天之福。”那时候觉得这话老土,现在才咂摸出滋味。前两天同事熬夜加班突然晕倒,住院半个月才缓过来,现在逢人就说:“能正常上下班就是最大的福气。”这话糙理不糙。
最近有个有趣现象:年轻人开始把“如天之福”用在反讽场合。比如朋友在暴雨天打到出租车,故意嚷嚷“今天真是如天之福”。这种黑色幽默式的用法,倒是给老成语注入了新活力,可见语言永远在生长。
说到底,“如天之福”就像面镜子,照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定义。从前可能是金榜题名,现在可能是抢到演唱会门票。但万变不离其宗——那些让我们打心底觉得幸运的事,都值得用这个带着古典韵味的成语来标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