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qiē rú cuō
成语解释:比喻互相商讨砥砺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如切如磋
英文翻译:like " cutting and grinding " stones --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切:[qiē]1.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:切西瓜。把肉切成丝儿。切断敌军退路。2.直线与圆、直线与球、圆与圆、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。[qiè]1.合;符合:文章切题。说话不切实际。2.贴近;亲近:切身。亲切。3.急切;殷切:迫切。恳切。回国心切。4.切实;务必:切记。切忌。切不可骄傲。5.用在反切后头,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。如“塑,桑故切”。见〖反切〗。6.姓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磋:1.把骨、角磨制成器物。2.商量;研讨:磋商。
“如切如磋”这个成语,原本用来描述古代工匠雕刻玉石时的精细动作,后来引申为对学问、技艺或品德的反复打磨和提升。比如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,面对复杂的项目无从下手,可能会被前辈提醒:“别急着完成任务,咱们得‘如切如磋’——先拆解步骤,再一步步优化细节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这种“反复琢磨”的态度在今天依然重要?答案藏在细节里。比如手机软件的版本更新,工程师们会反复测试每一个按钮的位置、每一段代码的效率,这种持续优化的过程正是“如切如磋”的现代演绎。就像朋友组乐队排练,主唱调整三次换气口,鼓手微调十六分音符的力度,没有这种较真精神,很难在音乐节上打动观众。
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明代木匠的卯榫结构展品,那些严丝合缝的接口历经四百年仍不松动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人追求“速成”的心态,恰恰需要“如切如磋”来平衡。去年邻居装修新房,瓦工坚持用传统方法调配水泥比例,多花三天时间只为让瓷砖缝隙均匀美观——这种选择背后,藏着对专业精神的坚持。
或许有人觉得过度打磨是浪费时间,但真正的好作品往往诞生在耐心沉淀之后。就像作家修改第十二稿时突然找到最贴切的比喻,就像厨师尝试第八种火候终于让红烧肉入口即化。这些突破时刻,都是前期无数次“切”与“磋”积累的质变。
最近看到程序员论坛里的热门讨论:某个开源项目的开发者们为优化0.1秒的响应速度,连续争论了二十页技术文档。这种看似偏执的讨论氛围,恰恰是数字时代的“如切如磋”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保留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,或许能让结果更经得起时间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