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ū
  • ér
  • zhǐ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ú qiū ér zhǐ

成语解释:如:到达;丘:丘陵;止:止步。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,不求上进。

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如垤而进,吾与之;如丘而止,吾已矣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求上进

繁体字形:如丘而止

英文翻译:Stop like the sky

如丘而止的意思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丘:1.土堆;小山:小丘。2.坟墓:丘垄。3.用砖石将灵柩封闭起来。也指这样的坟墓。4.量词。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,一块叫一丘:一丘田。
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
止:1.停止:止步。止境。不止。2.拦阻;使停止:禁止。制止。止血。止痛。止得住。止不住。3.(到、至…)截止: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。4.仅;只: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如丘而止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描述的是事情做到一半就停下来的状态,就像爬山爬到一个小山丘就不再继续登顶一样。比如有人学钢琴,练到能弹简单的曲子就满足,再也不挑战更高难度的曲目,这就是典型的“如丘而止”。

为什么会有人“如丘而止”?可能因为短期目标达成后失去了方向,也可能因为害怕后续的困难。比如许多创业者熬过了起步阶段,却在扩大规模时犹豫不前,担心风险增加。这时候,“小山丘”反而成了限制成长的舒适区。

我曾见过朋友学外语,背完3000个单词后就不再练习口语,结果始终无法流利交流。这让我想到:完成阶段性目标固然重要,但清晰的长远规划才是持续前进的关键。就像马拉松选手不会因为跑完五公里就庆祝胜利,真正的突破往往在最后一段路程。

有趣的是,“如丘而止”和“知足常乐”的界限在哪里?我的看法是:满足于当下成果本身没有错,但若因此错失更大的可能性,就可能成为遗憾。好比登山时在小丘欣赏风景无可厚非,但若永远不去尝试高山,又如何知道云海之上的壮丽?

下次遇到想放弃的时刻,不妨问问自己:是真的到达了能力边界,还是被暂时的疲惫困住了脚步?有时候多坚持走几步,眼前的风景就会完全不同。毕竟,山丘之后的山峰,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"如丘而止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