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
成语解释:旧时认为有出息的男子不和女子一般见识
成语出处:老舍《柳屯的》:“赵五眨巴了半天眼睛:‘行啊;可是好男不跟女斗,是不是?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好男不跟女鬥
英文翻译:gentlemen don't fight women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男:1.男性。与“女”相对:男女平等。男演员。2.儿子:长(zhǎng)男。3.男爵,古代贵族五等爵位(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)中的最末一等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跟:1.脚的后部或鞋袜的后部:脚后跟。高跟儿鞋。2.在后面紧接着向同一方向行动:他跑得再快,我也跟得上。跟上形势。3.指嫁给某人:他要是不好好工作,我就不跟他。4.引进动作的对象。a)同:有事要跟群众商量。b)向:你这主意好,快跟大家说说。5.引进比较异同的对象;同:她待我跟待亲儿子一样。高山上的气压跟平地上不一样。他的脾气从小就跟他爸爸非常相像。6.表示联合关系;和:车上装的是机器跟材料。他的胳膊跟大腿都受了伤。
女:[nǚ]1.女性,女子,女人,妇女:女士。女工。男女平等。2.女儿:一儿一女。3.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[rǔ]文言代词,你:女等。女将何往?
斗:[dòu]1.对打:斗殴。战斗。2.比赛胜负,争胜:斗力。斗劲。斗智。斗志昂扬。3.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:斗牛。斗蟋蟀。4.拼合,对准,凑近:斗眼。5.古同“逗”,逗引。[dǒu]1.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斗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2.量粮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3.形容小东西的大:斗胆。4.形容大东西的小:斗室。5.像斗的东西:斗车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气冲斗牛(怒气冲天)。7.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8.古同“陡”,高耸的样子。9.〔斗拱〕(枓栱)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,斗是垫拱的方木块,合称斗拱。10.古同“陡”,突然。
“好男不跟女斗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优秀的男性不会和女性起冲突。比如小区里夫妻为停车位争执,丈夫主动退让一步说:“算了,好男不跟女斗,咱们换个地方停吧。”这种场景下,成语既化解了矛盾,又带点幽默的自嘲。
为什么强调“不跟女斗”?这背后藏着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划分。古人认为男性体力占优,若用力量压制女性会被视为“胜之不武”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被林黛玉怼得哑口无言时,用扇子敲自己脑袋:“我可不和你这丫头拌嘴。”这种克制在当时被看作修养的体现。
现代社会还适用吗?我的看法是:内核可取,形式要变。同事小王面对女客户的无理投诉,没有硬碰硬,而是递上温水说:“您先消消气,咱们慢慢梳理问题。”这种不激化矛盾的态度值得肯定,但不必刻意强调性别差异——面对任何人的冲突,保持理智都是美德。
有个真实案例:外卖员李师傅送餐迟到,女顾客站在楼道里大声斥责。他摘下头盔擦汗:“大姐您批评得对,我这就联系平台给您补偿。”事后他说:“倒不是觉得她是女人才退让,将心比心,谁都有着急上火的时候。”这种超越性别的共情,或许才是这句话的现代注解。
当我们再听到“好男不跟女斗”,不妨这样理解:它不该成为逃避沟通的挡箭牌,而应转化为主动化解矛盾的智慧。就像邻居张叔说的:“夫妻没有隔夜仇,我让着她不是认怂,是给感情留台阶。”关键在于,这种退让应是双向的尊重,而非单方面的忍气吞声。
下次遇到争执时,或许可以试试这样说:“咱们先暂停五分钟,喝口水再聊?”这样的处理方式,既传承了成语中避免冲突的智慧,又跳出了性别框架的限制。毕竟,真正的高情商沟通,本就不该被性别定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