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uò
  • jīn
  • l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ì ruò jīn lán

成语解释:比喻朋友交情深厚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贤媛》:“山公与嵇、阮一面,契若金兰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交情很深

繁体字形:契若金蘭

英文翻译:as close as one

契若金兰的意思

契:[qì]1.证券,证明买卖、抵押、租赁等关系的文书:契约。契据。房契。2.相合,相投:相契。契合。默契。契友。契分(fèn)(投合无间的情分)。契厚。3.用刀雕刻:契刻。契舟求剑。4.〔契机〕指事物转化的关键。5.刻的文字,近代称甲骨文:书契。契文(甲骨文)。[qiè]古同“”,用刀子刻。[xiè]古人名,中国商朝的祖先,传说是舜的臣,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。

若: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2.姓。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兰:1.兰花,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。花清香,可盆栽供观赏。2.兰草,即泽兰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卵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

成语评论

契若金兰”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,到底什么意思?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。张明和李华是二十年的老同事,两人一起经历过公司裁员、项目失败,但始终互相支持。李华生病住院时,张明每天下班绕路去送饭;张明创业缺资金,李华二话不说拿出积蓄。旁人都感叹:“他俩的友情,真是契若金兰!”这里的关键在于“金”和“兰”——金子般坚固,兰花般纯粹,形容经得起考验的情谊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词只能用在朋友之间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某科技公司和供应商合作十余年,从未因利益纠纷中断合约。媒体报道时用“契若金兰的商业伙伴关系”,既点明合作稳固,又暗含彼此信任的珍贵。这说明只要符合“坚固+纯粹”的核心特质,适用范围可以更广。

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关系?我在地铁里见过两个场景:左边座位上,两个年轻人全程戴着降噪耳机各自刷手机;右边两位银发奶奶手拉着手聊家常。突然意识到,契若金兰式的连接,本质上是对抗碎片化生活的解药。当快节奏社交成为常态,能静心经营长期关系的人,反而拥有了更稀缺的情感财富。

有个有趣的观察:古人用金兰比喻,或许暗含物质与精神的平衡。黄金代表现实层面的可靠,兰花象征精神层面的共鸣。就像我认识的一对书友,每月固定交换读书笔记,二十年雷打不动。他们不常聚会,但每次交流都能碰撞思想火花。这种既有实际行动又有精神契合的关系,或许才是这个词最生动的注解。

下次遇到值得珍惜的关系,不妨试试这个表达。比起直白的“我们关系铁”,用“契若金兰”既保留文化韵味,又暗含对彼此的期许。就像种兰花需要耐心培育,坚固的情谊也需要主动浇灌——这句话,或许正是快时代里慢智慧的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