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ī
  • zhāng
  • shī
  • z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ī zhāng shī zhì

成语解释: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
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常言‘人贫智短’,他恁地贫困,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?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举动慌乱

繁体字形:失張失智

英文翻译:out of one 's wits

失张失智的意思

失:1.丢掉:遗失。丧失。2.找不着:迷失路径。3.违背:失信。失约。4.没有把握住:失手。失足。5.没有达到目的:失意。失望。6.改变常态:失色。失神。7.错误:过失。千虑一失。

张:1.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:张嘴。张翅膀儿。张弓射箭。一张一弛。2.陈设;铺排:张灯结彩。大张筵席。3.扩大;夸张:虚张声势。4.看;望:东张西望。5.商店开业:新张。开张。6.a)用于纸、皮子等:一张纸。两张画。十张皮子。三张铁板。b)用于床、桌子等:一张床。四张桌子。七张犁。c)用于嘴、脸:两张嘴。一张脸。d)用于弓:一张弓。7.二十八宿之一。8.姓。

失:1.丢掉:遗失。丧失。2.找不着:迷失路径。3.违背:失信。失约。4.没有把握住:失手。失足。5.没有达到目的:失意。失望。6.改变常态:失色。失神。7.错误:过失。千虑一失。

智:1.有智慧;聪明:明智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2.智慧;见识:足智多谋。智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失张失智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在慌乱或紧张时失去判断力,做出不理智的行为。比如,小明第一次上台演讲时,突然忘词,满脸通红地对着话筒连说了三次“大家好”,结果台下观众善意地笑作一团——这就是典型的失张失智

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这种状态?其实这和大脑的应急机制有关。当人遇到突发状况时,肾上腺素激增会让人进入“战或逃”模式。就像老张在菜市场看到城管突然出现时,扛着三轮车就往巷子里钻,事后才想起自己早办好了摊位许可证。这种过度反应恰恰说明: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智商,而是临危不乱的心态。

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?不妨试试“三秒法则”。记得去年邻居家起火,李阿姨先是惊慌失措地往火场里冲,突然停住脚步深吸三口气,转身拨通119后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家撤离。这个转变过程告诉我们: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,往往就能把“失智”转化为“明智”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解读。现在很多年轻人会把“失张失智”戏称为“周一综合征”或“Deadline综合症”。比如程序员小王在凌晨三点调试代码时,突然狂按F5键三十多次,直到同事提醒他显示器电源线没插。这种带着自嘲意味的用法,反而成为化解尴尬的幽默表达。

观察生活会发现,适度紧张能激发潜能,但过度焦虑就会适得其反。就像新手司机上路,握着方向盘的手心冒汗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因为后车鸣笛就错把油门当刹车,那就需要重新调整心态了。保持“紧张而不慌张”的状态,或许才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最佳策略。

下次遇到手忙脚乱的情况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。它提醒我们:暂时的失误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在慌乱过后能及时调整状态。毕竟连诸葛亮都有“空城计”演砸了的时候,关键在于如何把“失张失智”变成“转危为安”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