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
成语解释: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打董达》第二折:“我儿也,你寻死也,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!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疑问句
繁体字形:太歲頭上動土
英文翻译:Earth breaking on Taisui's head
太:1.高;大:太空。太学。太湖。2.极;最:太古。3.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老师(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)。太夫人(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4.a)表示程度过分(可用于肯定和否定):水太热,烫手。人太多了,会客室里坐不开。他太不谦虚了。b)表示程度极高(用于赞叹,只限于肯定):这办法太好了。这建筑太伟大了。c)很(用于否定,含委婉语气):不太好。不太满意。5.姓。
岁:1.年:岁月。岁首。岁末。岁暮。辞旧岁,迎新年。2.表示年龄的单位:孩子满了三岁了。这匹马是六岁口。3.指时间:岁不我与(时间不等待我们)。4.年成:歉岁。丰岁。5.姓。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上:[shàng]1.方位词。位置在高处的:上部。上游。往上看。2.等级或品质高的:上等。上级。上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卷。上次。上半年。4.旧时指皇帝:上谕。5.向上面:上缴。上升。上进。6.姓。7.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楼。上车。8.到;去(某个地方):上街。上工厂。他上哪儿去了?9.向上级呈递:上书。10.向前进:老张快上,投篮。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。11.出场:这一场戏,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。这一场球,你们五个先上。12.把饭菜等端上桌子:上饭。上菜。上茶。13.添补;增加:上水。上货。14.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;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:上刺刀。上螺丝。15.涂;搽:上颜色。上药。16.达到;够(一定数量或程度):上百人。上年纪。⒁(又shǎng)上声:平上去入。1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1”。见〖工尺〗。18.表示由低处向高处:爬上山顶。19.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:锁上门。考上了大学。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20.表示开始并继续:爱上了农村。[shǎng]指上声,“上2”shàng⒁的又音。[shang]1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物体的表面:脸上。墙上。桌子上。2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:会上。书上。课堂上。报纸上。3.表示某一方面:组织上。事实上。思想上。
动:1.(事物)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(跟“静”相对):流动。风吹草动。你坐着别动。2.“働”是“劳动”的“动(動)”的异体字。3.改变(事物)原来的位置或样子:搬动。挪动。改动。动用。兴师动众。4.使用;使起作用:动笔。动手。动脑筋。5.触动(思想感情):动心。动怒。动了公愤。6.感动:动人。不为亲情所动。7.吃;喝(多用于否定式):这病不宜动荤腥。他向来不动酒。8.动不动;常常:动辄得咎。影片一经上演,观众动以万计。
土: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7.姓。
“太岁头上动土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武侠小说的台词,但它其实和古代星象学有关。比如同事老张总想说服领导修改项目方向,小王私下提醒他:“你这可是太岁头上动土啊,上周市场部刚被训过话。”这句话生动点出了挑战权威可能引发的风险。
为什么用“太岁”来比喻危险?古代人把木星称为“太岁”,认为它是掌管凶吉的星君。古人盖房子都要避开“太岁方位”,否则就像在神明脑门上挖坑——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有文化厚度,比直接说“别得罪领导”有意思多了。
上周社区改造方案讨论会上,李阿姨反对拆除老槐树的提议:“咱们这是老城区的活历史,硬要砍树不就是太岁头上动土?”这个用法妙在既表达了保护传统的立场,又暗含对决策者的提醒,比直接对抗更有效。
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?我发现年轻创业者用得特别溜。朋友的公司想绕过行业巨头开发新产品,投资人问他:“你这是准备在太岁头上动土?”看似质疑实则暗含期待,把商业竞争说得像武林对决,紧张感里透着幽默。
有人觉得这成语太保守,我倒觉得它更像风险提示器。就像登山前检查装备,说句“别在太岁头上动土”不是让人退缩,而是提醒做好预案。去年我们团队挑战行业惯例成功,靠的就是先摸清“太岁”的脾气再行动。
下次看到有人突破常规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两面性。它既警告盲目冒险的代价,也暗示着——只要找准方法,太岁头上的土,未必不能动一动。就像太空探索看似违背自然规律,实则是对宇宙规律的更深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