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hūn dì cǎn
成语解释:惨:凄惨,悲伤。天地都感到愁苦、凄惨。形容极其悲惨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1回:“只见天昏地惨,东西南北,茫然不辨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悲惨场合
繁体字形:天昬地慘
英文翻译:The sky is bleak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昏:1.天刚黑的时候;黄昏:晨昏。2.黑暗;模糊:昏暗。昏黄。昏花。天昏地暗。3.头脑迷糊;神志不清:昏庸。昏头昏脑。4.又同“婚”。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惨:1.悲惨;凄惨,令人伤心:惨不忍睹。2.凶恶;狠毒:惨无人道。3.程度严重:惨祸。惨败。
天昏地惨这个成语,乍一听像是形容极端恶劣的天气,但它的实际含义远比字面更重。举个例子:暴雨导致山体滑坡的夜晚,救援队打着手电在泥浆中搜寻幸存者,四周树枝断裂声混着哭喊,这才叫天昏地惨的场景。
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夸张的成语?其实这种表达就像给文字加了"灾难滤镜",能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事件的严重性。比如描写地震后的城市,如果说"房屋倒塌",读者只能想象砖瓦堆;但用"天昏地惨"四个字,废墟里的烟尘、幸存者的绝望、救援的紧迫感就全出来了。
有个有趣的对比:同样形容惨状,"家破人亡"像纪录片镜头,冷静陈述事实;而"天昏地惨"更像灾难片里的航拍画面,连天色都变得诡异。去年我亲历台风登陆,看着窗外飞沙走石,路灯杆像麦秆般折断,当时脑子里蹦出的就是这个词——自然的力量确实能让天地都换了脸色。
不过要注意使用分寸。这个成语自带末日感,日常小事用它会显得小题大做。就像朋友打翻咖啡惊呼"完蛋了",你接句"真是天昏地惨啊",保管全场冷场。但用在合适的情境里,比如描写战争遗迹或重大事故,能立即唤起共鸣。
最后提醒创作者:别被成语框住想象力。有次我写火灾现场,先用了"天昏地惨",后来改成"浓烟把阳光染成铁锈色,连麻雀都不敢落脚",反而更有画面感。成语是工具,不是枷锁,关键要看你想让读者看见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