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nián bù suí
成语解释:谓未享天年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岂意卒然颠沛,天年不遂,悲痛断心。”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四·雁门太守行一》:“天年不遂,早就奄昏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天年不遂
英文翻译:Age of failure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年:1.时间的单位,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,平年365日,闰年366日,每4年有1个闰年:今年。去年。2.用于计算年数:三年五载。在广州住了两年。3.每年的:年会。年鉴。年产量。4.岁数:年纪。年龄。忘年交。益寿延年。5.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:童年。幼年。少年。青年。中年。老年。6.时期;时代:近年。明朝末年。7.一年中庄稼的收成:年成。年景。丰年。歉年。8.年节:新年。过年。给大家拜年。9.有关年节的(用品):年糕。年货。年画。10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遂:[suì]1.顺心;称意:遂心。遂愿。2.成功:百事乃遂。阴谋未遂。3.文言连词。于是:书既发,遂举兵。[suí]义同“遂(suì)”。用于“半身不遂”。
“天年不遂”这个词,字面意思是“没能活到自然寿命”,通常用来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比如有人会说:“邻居张爷爷身体一直硬朗,谁能想到突然中风去世,真是天年不遂啊。”这种例子里,人们用成语既惋惜生命的意外终结,也暗含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的无奈。
为什么用这个成语?其实它更像一种委婉表达。直接说“去世”可能显得生硬,而“天年不遂”既点明遗憾,又留足了情感缓冲的空间。比如纪录片里提到某位科学家因病早逝,旁白可能会说:“他毕生研究造福千万人,可惜天年不遂,六十岁便与世长辞。”这里既肯定贡献,又避免过度渲染悲伤。
现代人用这个词的场合其实变少了。一方面医疗进步让平均寿命延长,另一方面大家更习惯用“英年早逝”“突发意外”等直白说法。不过在某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场景,比如挽联或悼念文章里,还是能看到它的身影。比如:“先生治学严谨、桃李满门,天年不遂实乃学界之憾。”这种用法既庄重又保留了一丝文雅。
从个人角度看,与其纠结寿命长短,不如关注生命质量。老家有位长辈常说:“活多久是天意,活成什么样靠自己。”这话糙理不糙。与其担心“天年不遂”,不如把每一天过得热气腾腾——毕竟活得充实的人,哪怕生命短暂,留下的光热也能超越时间。
下次听到这个词时,不妨把它当作提醒:生命的价值不在刻度尺上的数字,而在我们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就像春天里绽放的樱花,即便花期短暂,盛放时的灿烂早已定格成永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