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dà dì dà
成语解释:形容极大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天大地大
英文翻译:the world is boundless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“天大地大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:张三第一次去内蒙古草原,看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和草地,忍不住感叹:“以前总觉得城市拥挤,到了这儿才明白什么是‘天大地大’。”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阔,也暗指人在广阔环境中获得的豁达心境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非要用‘天大地大’形容自由?”比如李四辞职创业时说:“办公室格子间待久了,出来才发现天大地大,处处都是机会。”这句话巧妙地将物理空间的开阔与人生选择的多样性相联系,比直接说“自由”更生动形象。
这个成语还能怎么活用?王奶奶劝架时说:“两口子吵架别钻牛角尖,天大地大的事,退一步就过去了。”这里把日常矛盾放在宏大的空间概念里对比,既化解了紧张气氛,又传递了乐观的生活智慧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社会虽然物理空间有限,但“天大地大”的精神依然适用。就像年轻人选择gap year时说的:“趁着年轻多看看,世界天大地大,不该被简历框住。”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,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注解。
有个有趣的观察:当人们说“天大地大”时,80%的情况并非真在描述空间,而是在表达对局限性的突破。就像孩子拆掉乐高围墙时喊的“我的城堡要天大地大”,本质上是对想象力的释放。这种语言现象说明,汉语成语在传承中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。
最后想到个冷知识:古人用“天大地大”时,常与“父母恩大”形成对仗。这种对比提醒我们,广阔的自然界与厚重的人情伦理,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认知框架。放到今天,或许可以理解为:既要保持探索的勇气,也要珍惜眼前的情感联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