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dòng gān huǒ
成语解释:大怒。
成语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一回:“毛虎听了,不觉大动肝火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发怒
繁体字形:大動肝火
英文翻译:fly into a rage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动:1.(事物)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(跟“静”相对):流动。风吹草动。你坐着别动。2.“働”是“劳动”的“动(動)”的异体字。3.改变(事物)原来的位置或样子:搬动。挪动。改动。动用。兴师动众。4.使用;使起作用:动笔。动手。动脑筋。5.触动(思想感情):动心。动怒。动了公愤。6.感动:动人。不为亲情所动。7.吃;喝(多用于否定式):这病不宜动荤腥。他向来不动酒。8.动不动;常常:动辄得咎。影片一经上演,观众动以万计。
肝: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糖原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,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哎哟喂,今天咱们聊个有意思的成语——大动肝火。这词儿听着就带劲儿,对吧?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火冒三丈、气到跳脚的样子。比如张三发现同事把咖啡洒在他刚写的方案上,当场拍桌子吼:“你这人咋回事啊!”你瞧,这不就是典型的大动肝火嘛。
等等,为啥非得用“肝火”不用“心火”呢?问得好!老祖宗讲究“五脏对应五行”,肝属木主怒,所以生气伤肝才叫“动肝火”。现在年轻人总说“气到肝疼”,嘿,这倒挺符合科学解释,毕竟情绪真会影响内脏功能。
话说回来,大动肝火这毛病能改吗?我跟你唠句掏心窝的——能!上周亲眼见李姐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,人家愣是深呼吸三下,笑眯眯回了句“您说得对,我们马上改”。要搁以前,她早跟客户怼起来了。所以说啊,情绪管理这事儿,关键得练“忍”字诀。
不过话分两头说,有时候该生气还得生气。前阵子老王家孩子被校园霸凌,他冲到学校据理力争,那叫一个大义凛然。这种时候要是不动肝火,反倒显得窝囊了。所以说嘛,肝火该不该动,得看场合分情况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要我说啊,现在人动不动就焦虑烦躁,跟手机24小时轰炸脱不了干系。前两天刷短视频,看见个外卖小哥因为差评急得直跺脚,评论区都在说“至于么”。其实将心比心,谁还没个压力爆表的时候?这时候要是能给自己泡杯菊花茶,念叨两句“莫生气口诀”,保准比乱发火强。
说到底,大动肝火就像烧开水——偶尔沸腾正常,天天烧开可费壶。咱得学会给情绪安个智能开关,该收时收,该放时放。记住喽,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,这话虽然老套,但理儿真不糙。各位看官觉得在理的话,明儿个试试看,保准您肝火降三度,笑容多三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