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uō
  • kǒu
  • ā
  • s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uō kǒu ā shī

成语解释:指喜欢多话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宋·圆悟《碧岩录》卷五:“钵里饭桶里水,多口阿师难下嘴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喜欢多话的人

繁体字形:多口阿師

英文翻译:A good teacher

多口阿师的意思

多:1.数量大(跟“少、寡”相对):多年。多种多样。多才多艺。多快好省。2.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(跟“少”相对):这句话多了一个字。你的钱给多了,还你吧。3.过分的;不必要的:多心。多嘴。多疑。4.(用在数量词后)表示有零头:五十多岁。两丈多高。三年多。5.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强多了。这样摆好看得多。6.姓。7.用在感叹句里,表示程度很高: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!。这问题多不简单哪!8.指某种程度:无论山有多高,路有多陡,他总是走在前面。有多大劲使多大劲。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阿:[ā]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2.大的丘陵:崇阿。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5.姓。

师: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师。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理发师。3.效法:师法。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5.军队:出师。劳师动众。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师。师太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说到这个“多口阿师”啊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!啥是多口阿师呢?简单来说,就是那些特别喜欢插话、总爱在别人说话时抢风头的人。比如公司开会,老板刚说“这个季度业绩……”,小王立马接茬:“我觉得应该先优化流程!”结果全场冷场三秒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多口阿师嘛!
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多口阿师是不是完全没好处?哎,其实也不一定!比如家庭聚餐,七大姑八大姨聊得热火朝天,表弟突然冒出一句“你们知道吗?火星上可能有土豆!”虽然跑题,但大家反而笑成一团,气氛更轻松了。你看,多口阿师偶尔也能当个“冷场救星”,不过得看场合和分寸。

我个人觉得啊,多口阿师这毛病得看“火候”。比如团队头脑风暴时,多嘴可能碰撞出新点子;但到了执行阶段,还乱插话就容易打乱节奏。说白了,就像炒菜放盐,早放晚放、多放少放,结果天差地别。

有朋友要杠了:“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多口阿师?”简单!下次说话前先默数三秒,观察别人眼神。如果发现有人偷偷翻白眼,或者手指在桌上敲得像打电报,哎哟,赶紧收声吧!这时候不如来句口头禅:“您先说,我补充!”立马从讨人嫌变高情商。

说到底,语言就像风筝线,收放自如才能飞得漂亮。多口阿师们要是能把“爱插话”转化成“会接话”,说不定还能成社交达人呢!就像老话说的,三分靠说,七分靠听——耳朵灵光了,嘴巴才能说到点子上嘛!

"多口阿师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