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uō lì nián suǒ
成语解释:历:经历;年所:年数。经历的年数很多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君奭》:“率惟兹有陈,保父有殷,故殷礼陟配天,多历年所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历时久远
繁体字形:多歷年所
英文翻译:for many years
多:1.数量大(跟“少、寡”相对):多年。多种多样。多才多艺。多快好省。2.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(跟“少”相对):这句话多了一个字。你的钱给多了,还你吧。3.过分的;不必要的:多心。多嘴。多疑。4.(用在数量词后)表示有零头:五十多岁。两丈多高。三年多。5.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强多了。这样摆好看得多。6.姓。7.用在感叹句里,表示程度很高: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!。这问题多不简单哪!8.指某种程度:无论山有多高,路有多陡,他总是走在前面。有多大劲使多大劲。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年:1.时间的单位,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,平年365日,闰年366日,每4年有1个闰年:今年。去年。2.用于计算年数:三年五载。在广州住了两年。3.每年的:年会。年鉴。年产量。4.岁数:年纪。年龄。忘年交。益寿延年。5.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:童年。幼年。少年。青年。中年。老年。6.时期;时代:近年。明朝末年。7.一年中庄稼的收成:年成。年景。丰年。歉年。8.年节:新年。过年。给大家拜年。9.有关年节的(用品):年糕。年货。年画。10.姓。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话说这"多历年所"的成语啊,好多朋友第一次听都犯嘀咕:这到底是啥意思呢?说白了就是形容事物经过漫长岁月积累的意思。你比如说咱们村口那棵老槐树,树皮都裂成棋盘格了,这不就是活生生的"多历年所"嘛!
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:"那和'历史悠久'有啥区别?"嘿您可问到点子上了!这成语不光强调时间长,更突出时间带来的沉淀感。就像我奶奶酿的豆瓣酱,坛子在地下室摆了二十年,那个醇厚劲儿啊,可不是超市速成品能比的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您就明白了。前阵子我去山西看古建,导游指着个歪脖子塔说:"这塔从唐朝站到现在,风吹雨打愣是没倒!"您品品,这就是"多历年所"的魔力——时间不但没把它摧垮,反而打磨出独特的风骨。这种历经沧桑的韧劲儿,咱们做人做事是不是也该学学?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趣事。去年收拾老宅翻出太爷爷的账本,发黄的纸页上记着光绪年间的柴米价。您猜怎么着?按现在的物价折算,当年买个鸡蛋居然要花半天工钱!您看,老物件用"多历年所"的方式,愣是把百年前的生活场景给盘活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"多历年所"的东西好像越来越稀罕了。手机用两年就卡,网红店火不过三五月。但您发现没?真正能扎根人心的,还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就像我家门口开了三十年的修表铺,老师傅戴着放大镜修表的模样,比啥短视频都治愈。
说到底啊,时间这位老铁最公平。甭管是物件还是手艺,能扛住岁月磨洗的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下次您要是遇见那种"老掉牙"却依然鲜活的事物,不妨停下脚步多看两眼——那里头藏着的,可都是光阴酿的好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