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ì kuò tiān cháng
成语解释:阔:宽广。指天空广大,大地辽阔
成语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地阔天长,不知归路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地闊天長
英文翻译:The earth is broad and the sky is long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阔:1.宽广:开阔。海阔天空。2.时间或距离久远:阔别。3.富有;(吃穿用)讲究:阔佬。不要摆阔。4.不切实际:迂阔。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嘿,你听说过"地阔天长"这成语不?说白了就是形容空间大、时间长,听着就像站在草原上抬头看天,心里那股子敞亮劲儿。比如说啊,老张头退休后自驾去西藏,回来直念叨:"这一路雪山湖泊的,地阔天长的,感觉自己那点烦心事都渺小得跟沙粒似的!"你瞅瞅,这词儿用得够带劲吧?
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:这成语到底咋用才能不显生硬?好问题!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——比如年轻人创业,前期困难多得像走迷宫,但要是咬咬牙坚持下来,回头再看可能就感慨:"当初觉得过不去的坎儿,在地阔天长的生命旅程里,也就是个小土坡嘛。"看,把时间维度拉长,格局瞬间打开了不是?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人活得都急匆匆的,谁还总惦记什么地阔天长?要我说啊,这正是现代人最缺的视角。就拿刷短视频这事儿来说,手指头一划拉半小时就没了,但要是能抽空去趟海边,看着潮涨潮落,那种"地阔天长"的实感可比屏幕里的特效治愈多了。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个提醒:别老盯着眼前这点事,把镜头拉远点看世界。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——地阔天长其实可以很科幻!比如宇航员从空间站回望地球,脱口而出的八成得是:"在宇宙尺度上看,咱们这地阔天长的家园,也就是颗蓝色弹珠嘛。"你看,换个场景照样贴切,这成语的生命力可比咱们想的更顽强。
要我说啊,现在人理解成语得学会"拆开用"。地阔是横向的空间感,天长是纵向的时间感。就像玩拼图,把这两个维度凑一块,画面立马立体了。比如写家乡变化:"二十年前光秃秃的山头,如今绿树成荫,地还是那片地,天长日久竟换了人间。"这么一写,历史的纵深感不就出来了?
最后唠句实在的,地阔天长这词儿就像个魔法滤镜。下次遇到烦心事,不妨试试这个思维:五年后回头看,这事还算个啥?十年后的自己会怎么处理?这么一想,嘿,眼前这点麻烦还真就变轻巧了。生活嘛,本来就是场地阔天长的旅行,重要的不是每一步都踩准节奏,而是别忘记抬头看路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