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ǎng
  • liú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ǔ rǎng xì liú

成语解释: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斯列传》:“是以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;比喻细小的事物

繁体字形:土壤細流

英文翻译:heaped up earth becomes a mountain

土壤细流的意思

土: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7.姓。

壤:1.泥土;松软的土:土壤。沃壤。2.地:天壤之别。3.地区;地域:穷乡僻壤。接壤。

细:1.(条状物)横剖面小(跟“粗”相对,2.—3.同):细铅丝。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。4.(长条形)两边的距离近:画一条细线。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。5.颗粒小:细沙。玉米面磨得很细。6.音量小:嗓音细。7.精细:江西细瓷。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。8.仔细;详细;周密:细看。精打细算。深耕细作。这人心很细。9.细微;细小:细节。事无巨细。不要管得太细。10.年龄小:细妹。细娃子。11.姓。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成语评论

土壤细流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我第一次听到时也愣了一下。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成语,而是由“土壤”和“细流”两个意象组合而成的比喻,常用来形容看似微小的力量持续积累后产生的巨大影响。

比如我们常说:“别看老王每天只读半小时书,土壤细流式的积累让他成了部门里的百事通。”这里用“土壤”比喻知识沉淀,用“细流”比喻持续学习,生动展现了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。这种表达方式是不是比直说"日积月累"更有画面感?
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讲究效率,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还适用吗?我倒觉得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。就像小区里的李阿姨,每天义务打扫楼道,三年下来带动整个单元形成了卫生值日制度。你看,土壤细流不仅能改变个人,还能影响群体。

在创业领域,这个道理同样成立。有个做手工皂的朋友,最初每月只能卖出20块,但她坚持在社交媒体分享制作过程。两年后,她的直播账号突然爆红,订单排到了半年后。这就像春雨润物无声,等到草木发芽时,人们才惊觉土地早已蓄满养分。

不过要注意,土壤细流的核心在于“持续有效”。就像浇花不能今天浇三桶明天不浇,培养孩子兴趣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我见过家长给孩子报五个培训班,结果每个都浅尝辄止,这就像在水泥地上浇水,再多的细流也渗不进去。

最后想说,在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,学会欣赏土壤细流的力量反而成了稀缺能力。它教会我们既要仰望星空,也要记得给脚下的土地施肥。就像老家门前那棵百年老槐,若不是年年有雨露滋润,哪能撑起整条街的阴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