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áng xiá rú xǐ
成语解释:形容异常贫困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小人投人不着,囊匣如洗,无面目还乡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贫困
繁体字形:囊匣如洗
英文翻译:one 's pocket is empty
囊:[náng]1.袋子:布囊。2.像袋子的东西:胆囊。3.用袋子装:囊沙。[nāng]〔囊膪〕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。膪(chuài)。
匣:收藏东西的器具,通常指小型的,盖可以开合:匣子。木匣。梳头匣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洗:[xǐ]1.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:洗衣服。洗零件。2.清除:清洗。3.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:洗劫。洗城。4.印相的显影、定影:洗相片儿。5.把磁带上的录音、录像去掉。[xiǎn]姓。
“囊匣如洗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口袋和匣子像洗过一样干净,常用来形容人穷到身无分文。比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老王这个月工资还没发,现在真是囊匣如洗,连外卖都不敢点了。”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洗”这个字?其实“洗”在这里强调了“彻底干净”,比“空”更有画面感,仿佛口袋被水冲刷过,一分不剩。
再举一个例子:小张创业初期资金紧张,自嘲道:“我现在囊匣如洗,但脑子里的点子可一点不穷!”这句话不仅符合成语的本意,还带出了积极的态度。你可能会疑惑: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经济状况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有人写文章时说:“这个剧本写得仓促,角色塑造得囊匣如洗,缺少立体感。”这里就引申为“内容贫乏”,可见成语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拓展使用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:现代人虽然用电子支付,但“囊匣如洗”反而更贴切了——毕竟手机钱包清零时,连实体钱包都不用打开就能感受到那种“空”。这让我想到,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能跨越时代,用古老的形式描述新场景。比如当年轻人说“双十一后囊匣如洗”,既保留了成语韵味,又符合当代消费特征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身无分文”有什么区别?试比较这两个句子:“他刚交完房租,身无分文”和“他刚交完房租,囊匣如洗”。前者直白陈述事实,后者则带着些许自嘲或文学色彩。个人认为,成语的妙处在于能用比喻让表达更生动,就像给文字涂上一层水彩,既传情达意,又增添趣味。
最后分享一个观察: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“囊匣如洗”更多出现在自嘲或特定叙事中。比如作家写历史小说时,用“书生囊匣如洗仍坚持买书”的描写,既符合古代情境,又暗示人物品格。这提醒我们:理解成语不仅要懂字面意思,更要体会其中的文化基因和情感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