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áo
  • fēng
  • nòng
  • yu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áo fēng nòng yuè

成语解释:嘲:嘲笑;弄:玩赏;风、月:泛指各种自然景物。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。
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描写风月的差作品

繁体字形:謿風弄月

英文翻译:sport with the wind and play with the moon -- seek pleasure

嘲风弄月的意思

嘲:[cháo]讽刺;讥笑:嘲笑。冷嘲热讽。[zhāo]〔嘲哳〕同“啁哳”
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”,讽刺。

弄:[nòng]1.手拿着、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:他又弄鸽子去了。小孩儿爱弄沙土。2.做;干;办;搞:弄饭。这活儿我做不好,请你帮我弄弄。把书弄坏了。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。3.设法取得:弄点水来。4.耍;玩弄:弄手段。舞文弄墨。[lòng]小巷;胡同(多用于巷名):里弄。弄堂。一条小弄。
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!说到“嘲风弄月”这个成语,咱先得搞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嘛。说白了,这词儿原本指那些文人墨客整天对着风月吟诗作对,看似高雅,实则脱离实际。举个栗子:“老王最近总在朋友圈写些‘清风明月不需钱’的酸诗,老婆忍不住吐槽:‘别嘲风弄月了,娃的补习费还没着落呢!’”你瞧,这就是典型的只顾情怀、不顾现实的场景。

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:“那古人写诗不都爱用风花雪月吗?咋就成了贬义词呢?”嘿!问得好!其实关键在于“脱离实际”四个字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整天和姐妹们赏花作诗,他爹贾政就气得跳脚:“你这嘲风弄月的毛病再不改,将来怎么撑得起贾府的门面?”看见没?连曹雪芹都在用这个梗吐槽贵族子弟的务虚作风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咱现代人就没点“嘲风弄月”的时候?就拿上周我同事小李来说吧,项目deadline都快火烧眉毛了,他还在工位上手冲咖啡研究拉花,被老板逮个正着:“公司雇你是来搞艺术的?”这事儿让我琢磨啊——偶尔风花雪月是情调,但关键时刻还是得拎得清主次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现在短视频里那些对着晚霞拍慢动作还配文艺文案的,算不算新时代的“嘲风弄月”?前两天刷到个视频,大爷在菜市场边择菜边背《将进酒》,评论区炸开了锅。有人夸“生活处处有诗意”,也有人怼“装模作样不如多卖两把青菜”。要我说啊,这就像吃火锅配红酒,混搭得当叫创新,硬凑就显得不伦不类了。

最后唠点掏心窝子的话。咱老祖宗留下“嘲风弄月”这词儿,可不是让咱们彻底丢掉浪漫。关键得看场合!好比说谈恋爱时整点小情调那叫浪漫,但要是拿着玫瑰花去跟甲方谈合同...哎嘛,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。所以说啊,风月可以弄,现实更要顾,这两头儿啊,咱得学着走平衡木!

嘲风弄月的造句

  1. 造句 你点点年纪,享了这等大名,正好嘲风弄月的,快活受用,奈何大之不仁,降此重疾。
  2. 造句 生性风liu,惯向青楼买笑,红粉追欢,若嘲风弄月,到是个轻薄的头儿。
  3. 造句 当夜,甄市长和席冰冰滚了一夜,免不了嘲风弄月,颠鸾倒凤,蜂恣蝶恋,莺啼燕叫。
  4. 造句 洛京风华,才子如过江之鲫,叶总捕姿容不俗,想来不乏裙下之臣赋诗填词,嘲风弄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