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ún
  • d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ún rú jī dān

成语解释:激丹:鲜明的红色。形容嘴唇红润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钟,而名曰盗跖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用于人的容貌

繁体字形:脣如激丹

英文翻译:Lips like elixir

唇如激丹的意思

唇: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。通称嘴唇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激:1.(水)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:江水冲到礁石上,激起六七尺高。激起了一场风波。2.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:他被雨水激着了。3.用冷水冲或泡食物等使变凉: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激一激。4.使发作;使感情冲动:刺激。激怒。劝将不如激将。故意拿话激他。5.(感情)激动:感激。激于义愤。6.急剧;强烈:激战。激流。偏激。7.姓。

丹:1.红色:丹砂(朱砂)︱丹桂。2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;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。常用以配制丸、散或锭等制剂:补心丹。

成语评论

哎,大伙儿听说过“唇如激丹”这个成语吗?说白了,这词儿形容人的嘴唇红得像朱砂一样鲜艳。比如《庄子·盗跖》里夸人外貌时提过一嘴,但具体咋用呢?咱先举个栗子:“她一袭素衣站在桃树下,唇如激丹,眉眼含笑,仿佛画中走出的仙子。”你看,画面感这不就来了?

等等,这成语到底想说啥?核心问题其实是:它强调的到底是健康还是美貌?要我说啊,两者都有!古人觉得红润的嘴唇既是气血足的标志,也是颜值加分项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要是放到现代,估计会被夸“唇色绝绝子”——不过那时候可没这说法,哈哈!

再整点生活化的例子:“老王看着刚跑完马拉松的媳妇儿,喘着气还打趣说:‘你这唇如激丹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涂了口红呢!’”你品你细品,这里既夸了气色好,又暗戳戳秀了波恩爱,妙啊!

话说回来,这成语现在用得少了吧?确实,毕竟大家更习惯说“烈焰红唇”之类的现代词。但我觉得老词儿有老词儿的韵味,就像喝茶得用盖碗才够味。拿历史故事举个例:史书记载杨贵妃“唇不点而朱”,这不就是“唇如激丹”的顶配版?难怪唐明皇看得挪不开眼。

最后唠点个人看法:现在流行各种口红色号,从姨妈红到吃土色五花八门。但要论自然美,还真得看“唇如激丹”这种天生丽质的状态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审美这事儿吧,就像春天的天气——你永远猜不到明年流行啥色号,但经典永不过时,你说是不?

"唇如激丹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