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ǐ zhōng ér tài
成语解释:否:坏;泰:好,顺利。坏运到了尽头,好运就来了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实冀否终而泰,属运在今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厄运结束
繁体字形:否终而泰
英文翻译:No end
否:[fǒu]1.不是这样,表示不同意。2.否定:否决。否认。3.“是否”“可否”等表示“是不是”“可不可”等意思。[pǐ]1.坏;恶:否极泰来。2.批评人家的坏处:臧否人物(评论人的好坏)。
终:1.最后;末了(跟“始”相对):终点。告终。自始至终。2.指人死:临终(人将要死)。3.终归;到底:终将见效。终必成功。4.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:终日。终年。终生。终身。5.姓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泰:1.平安;安宁:泰然。国泰民安。2.极;最:泰西。3.太;过甚:简略泰甚。富贵泰盛。4.姓。
“否终而泰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和“否极泰来”意思相近,都用来形容逆境到了极点,就会转向顺境。比如有人创业失败多次,几乎要放弃时,突然遇到贵人投资,公司起死回生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否终而泰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坏事不会一直坏下去?”其实就像四季轮转,寒冬再漫长,春天总会到来。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,最终反败为胜灭掉吴国,历史告诉我们:低谷本身就在为转机积蓄能量。
现代生活中,这个道理同样适用。去年我邻居王叔的餐馆受疫情影响濒临倒闭,但他坚持改良外卖套餐,反而在社区里打响了口碑。现在店里每天订单翻倍,还开了两家分店。你看,危机里藏着创新的种子。
不过要注意,等待转机不等于被动躺平。就像冲浪者要主动调整姿势才能驾驭浪头,我们面对困难时需要保持敏锐。与其抱怨“为什么是我”,不如问问“这件事能教会我什么”。这种心态转换,本身就是破局的关键。
最近读到个有趣的观点:竹子用四年时间只长3厘米,第五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蹿升。这说明真正的转机,往往建立在前期的默默积累之上。当觉得坚持不下去时,不妨告诉自己:或许下一秒,就是破土而出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