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ǎng
  • tai
  • lá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ǐ wǎng tai lái

成语解释:见“否2去泰来”。

成语出处:唐·林谔《石壁寺铁弥勒像颂》:“否往泰来,圣作惠出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厄运结束

繁体字形:否往泰來

英文翻译:after rain comes the sunshine

否往泰来的意思

否:[fǒu]1.不是这样,表示不同意。2.否定:否决。否认。3.“是否”“可否”等表示“是不是”“可不可”等意思。[pǐ]1.坏;恶:否极泰来。2.批评人家的坏处:臧否人物(评论人的好坏)。

往:1.去:徒步前往。2.向;朝:往东。往何处去?3.过去的:往日。

泰:1.平安;安宁:泰然。国泰民安。2.极;最:泰西。3.太;过甚:简略泰甚。富贵泰盛。4.姓。
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
成语评论

否往泰来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的意思其实特别贴近生活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说困难之后会有转机?”这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回答——它就像在说“黑夜再长,天总会亮”。比如你创业失败了,但正是这次失败让你发现了更合适的赛道,这就是典型的“否往泰来”。

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王连续投了30份简历都石沉大海,正打算放弃时,突然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,对方看中的恰恰是他“屡败屡战”的韧劲。你看,倒霉到极点的时候,反而可能触底反弹。有人可能会问:“难道只要等,好事就会发生?”其实不然,成语里的“泰来”往往藏在人的行动里——小王如果躺平不投第31份简历,机会也不会自己敲门。

历史上也有印证这个道理的故事。明朝海瑞被贬到偏远地区时,反而深入民间写出了影响深远的治水策论。这让人想到:逆境真的是纯粹的坏事吗?就像暴雨冲垮旧桥,却让工匠有机会造更坚固的新桥。关键不在于遭遇什么,而在于我们如何把绊脚石垫在脚下。

我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尤其需要“否往泰来”的智慧。比如去年有个做旅游的朋友,疫情时民宿空置率90%,但他用这段时间把老房子改造成了剧本杀主题馆,现在周末预约排到三个月后。这种转化思维,比单纯等待“运气变好”更有现实意义。

下次遇到糟心事时,不妨试试“逆向拆解”:眼前的不顺能暴露出哪些隐藏问题?这个困局里是否藏着转型的契机?就像玩拼图,有时候要把手里的碎片转个方向,才能看见它该放的位置。生活给每个人发的牌不同,但好牌手最擅长的,就是把看似普通的牌打出王炸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