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óng qì xiāng qiú
成语解释: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干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同氣相裘
英文翻译:like draws to like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气: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7.欺压:受气。8.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求:1.请求:求救。求教。求您帮我做一件事。2.要求:力求改进。精益求精。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。3.追求;探求;寻求:求学问。实事求是。刻舟求剑。不求名利。4.需求;需要:供求关系。供过于求。5.姓。
“同气相求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找到例子。比如小区里的广场舞团队,大家原本互不认识,但因为都喜欢跳舞,自然而然聚在一起。有人问:“这算不算同气相求?”没错!共同兴趣就是那股“气”,把相似的人吸引到一起。
再比如职场中的技术讨论群。程序员们遇到难题时,总爱在群里@特定几个人:“老王快来看看这段代码!”老王能精准解答,不仅因为能力强,更因为他们的技术思维模式高度契合。这时候,“同气相求”就变成了高效率协作的催化剂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同气相求会不会导致信息封闭?”这确实值得思考。就像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,不断推送相似内容,容易让人困在信息茧房里。但换个角度看,主动选择志同道合的圈子,其实是在嘈杂环境中保护自己的注意力。
我观察到,年轻人组建兴趣社群时有个有趣现象:他们既渴望找到同类,又警惕过度同质化。就像游戏玩家群里,有人专攻策略,有人热衷社交,但都围绕着“热爱游戏”这个核心。这种动态平衡或许才是“同气相求”的现代演绎——在共性中保留个性,就像彩虹的七种颜色各自分明,却又构成整体。
最近看到大学生自发组织“读书漂流”活动,参与者来自不同专业,但都带着对纸质书的偏爱。有人捐出珍藏的绝版书,有人手写读书笔记夹在扉页。这种跨越年龄、职业的联结,恰好印证了“同气相求”的持久魅力:当某种精神气质足够纯粹,就能穿透时空产生共鸣。
在人际交往越来越依赖算法的今天,或许我们更需要主动寻找那些“同气”。就像在音乐节现场,当全场观众不约而同举起手机灯光,星星点点的光亮连成银河——那一刻的默契,比任何智能推荐都来得真实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