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iào
  • kǎo
  • pé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iào kǎo péng bā

成语解释:吊:悬挂;拷:拷打;扒:脱掉。把人绳绑吊起,剥去衣服严刑拷打

成语出处: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三折:“由你由你,既待舍死忘生,怕什么吊拷棚扒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古代刑罚

繁体字形:弔拷棚扒

英文翻译:Hanging and grilling

吊拷棚扒的意思

吊:1.悬挂:门前吊着两盏红灯笼。2.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:吊丧。3.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:把篮子吊下来。4.收回:吊销。5.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:吊皮袄。6.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:吊底线。打吊结合。7.量词。旧时钱币单位。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。

拷:打:拷打。拷问。拷掠(泛指刑讯)。三拷六问。

棚:1.遮蔽太阳或风雨的设备,用竹木等搭架子,上面覆盖草席等:天棚。凉棚。在园子里搭一个棚。2.简陋的房屋:牲口棚。工棚。碾棚。3.天花板:顶棚。糊棚。

扒:[bā]1.抓着;用手指紧紧扣住:扒着栏杆。2.刨;挖:扒土。3.剥;脱掉:扒羊皮。[pá]1.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:扒草。扒土。2.用手搔、抓:扒痒。3.一种烹饪方法。先将原料(整块或整只的鸡鸭等)煮至半熟,再放到油锅里炸,最后用文火煮酥。4.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:扒窃。扒手。

成语评论

吊拷棚扒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,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用残酷手段逼迫他人招供或屈服的行为。比如《水浒传》里的情节:“官府将犯人吊拷棚扒,只为逼出一句口供。”这里不仅描绘了古代刑罚的严酷,更暗含对滥用权力的批判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社会还用得上这种成语吗?”其实,它更多出现在历史小说或警示性语境中。比如某部反腐纪录片提到:“贪腐者若以为能靠吊拷棚扒掩盖真相,最终只会被法律反噬。”这说明成语的现代意义已从肉体折磨延伸到了“不择手段达成目的”的行为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比喻场景。比如描述职场竞争:“某些企业用吊拷棚扒式考核,反而让员工失去创造力。”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的压迫感,又贴合了现代人的生存焦虑。不过要注意,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误解为支持暴力手段。

我个人觉得,这类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引发的反思。当看到“吊拷棚扒”时,我们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,更要思考: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总在重复相似的错误?或许正因如此,这个带着血腥气的成语,反而成为文明进步的见证者。

下次在书里读到这个词,不妨停下来想想:作者是真的在描写刑具,还是在隐喻某种无形的压迫?语言就像多棱镜,换个角度总能发现新光芒。毕竟,懂得成语背后的深意,比单纯背诵释义要有趣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