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ī fàn fáng yē,zǒu lù fáng diē
成语解释:吃饭时要防止被食物噎住,走路时要防止摔跤。形容处事小心谨慎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岂不闻古人言:‘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?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
英文翻译:Eat to prevent choking, walk to prevent falling
吃:1.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(包括吸、喝):吃饭。吃奶。吃药。2.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:吃老本。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3.吸收(液体):道林纸不吃墨。4.消灭(多用于军事、棋戏):吃掉敌人一个团。拿车吃他的炮。5.承受;禁受:吃得消。吃不住。6.受;挨:吃亏。吃惊。吃批评。7.耗费:吃力。吃劲。8.被(多见于早期白话):吃他耻笑。9.见〖口吃〗。
饭:1.煮熟的谷类食品。特指米饭。2.每天定时吃的食物:早饭。晚饭。
防:1.防备:预防。防涝。以防万一。谨防假冒。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。2.防守;防御:国防。边防。海防。布防。3.堤;挡水的构筑物:堤防。4.姓。
噎:1.食物堵住食管:因噎废食。吃得太快,噎着了。2.因为迎风、烟呛等而呼吸困难。3.说话顶撞人或使人受窘没法接着说下去:他一句话就把人家给噎回去了。
走:1.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:行走。走路。孩子会走了。马不走了。2.跑:奔走。3.(车、船等)运行;移动;挪动:钟不走了。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。你这步棋走坏了。4.趋向;呈现某种趋势:走红。走热。5.离开;去:车刚走。我明天要走了。请你走一趟吧。把箱子抬走。6.指人死(婉辞):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。7.(亲友之间)来往:走娘家。走亲戚。他们两家走得很近。8.通过: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。9.漏出;泄漏:走气。走风。说走了嘴。10.姓。
路:1.道路:陆路。水路。大路。同路。2.路程:八千里路。路遥知马力。3.(路儿)途径;门路:生路。活路儿。4.条理:理路。思路。笔路。5.地区;方面:南路货。外路人。各路英雄。6.路线:三路进军。七路公共汽车。7.种类;等次:这一路人。哪一路病?。头路货。纸有好几路。二三路角色。8.用于队伍的行列,相当于“排”、“行”:四路纵队。9.姓。
防:1.防备:预防。防涝。以防万一。谨防假冒。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。2.防守;防御:国防。边防。海防。布防。3.堤;挡水的构筑物:堤防。4.姓。
跌:1.摔:跌跤。跌倒。2.下降,低落:跌落。跌销。水位下跌。3.顿足,跺:跌足大叹。4.疾行:跌蹄而行千里。
哎,你说这“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”到底是啥意思?说白了就是提醒咱别在平常事儿上翻车嘛!举个栗子啊,隔壁老张昨天吃煎饼果子太急,结果真噎着了,咳得脸通红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吃饭没防噎”嘛!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“吃饭走路谁不会啊?至于这么讲究吗?”嘿嘿,重点来了!这成语可不是叫你活得战战兢兢,而是说越熟悉的事越容易大意,你说对吧?
那“走路防跌”咋理解呢?举个反例你就懂。我表弟前阵子边走边刷手机,噗通摔进绿化带,手机屏碎成蜘蛛网。你说这事儿冤不冤?这时候有人要杠了:“谁还没个分心的时候?”但老话怎么说的?“阴沟里翻船”说的就是这种场景!你瞧,老祖宗的智慧早看透了人性——人往往在看似安全的地方栽跟头。
不过啊,咱也别钻牛角尖。这成语真正的核心是啥?“谨慎而不怯懦”!比如我同事老王,每次签合同前必逐条核对,别人笑他磨叽,结果上个月还真揪出个隐藏条款,给公司省了二十万。你说这叫胆小吗?这叫专业!所以说啊,“防噎防跌”不是让你活得憋屈,而是把基本盘守牢了,才能放开手脚干大事。
现在换个角度想,这道理放职场里咋用?好比新人做报表,总觉得数字差不多就行。可你猜怎么着?去年我们部门有个实习生,把小数点挪错一位,差点让公司损失百万订单。这时候你品,你细品,“走路防跌”是不是比鸡汤管用多了?说到底啊,细节不是魔鬼,马虎才是!
最后唠点实在的。我发现现在年轻人有个误区,总想着“搞大事”,却看不上基础功。就像我侄女学画画,颜料还没认全就要搞抽象艺术。结果呢?画个苹果像土豆,画个笑脸像哭脸。这不就是“吃饭不防噎”的现代版吗?所以啊,甭管做啥,先把筷子拿稳了,再考虑夹什么菜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说到底,“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”这八个字啊,就像手机里的防摔膜——平时觉得多余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咱既要敢闯敢拼,也得学会给生活系上“安全带”。毕竟老祖宗早就看透了,真正的聪明人,从来不跟地心引力较劲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