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ǒu
  • zào
  • chún
  • g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ǒu zào chún gān

成语解释: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

成语出处: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十一 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口渴、焦灼或说话过多

繁体字形:口燥脣干

英文翻译:lips are dry and mouth is parched

口燥唇干的意思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燥:干;缺少水分:燥热(干燥炎热)。口干舌燥。

唇: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。通称嘴唇。

干:[gàn]1.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骨干。2.指干部:调干。干群关系。3.做(事):实干。干活儿。埋头苦干。4.能干;有能力的:干练。干才。5.担任;从事:他干过厂长。6.事情变坏;糟:要干。干了,钥匙忘在屋里了。[gān]1.古代指盾牌:干戈。2.姓。3.冒犯:干犯。4.牵连;涉及:干连。干涉。相干。5.追求(职位、俸禄等):干禄。6.水边:江干。河干。7.天干:干支。8.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(跟“湿”相对):干燥。干柴。油漆未干。衣服晾干了。9.不用水的:干洗。干馏法。10.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:饼干。葡萄干儿。豆腐干儿。把萝卜晒成干儿。11.空虚;空无所有:外强中干。钱都花干了。12.只具形式的:干笑。干号(háo)。13.属性词。指拜认的(亲属关系):干妈。干儿子。14.徒然;白:干着急。干瞪眼。干打雷,不下雨。15.形容说话太直太粗(不委婉):你说话别那么干。16.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17.慢待;置之不理:主人走了,把咱们干起来了。

成语评论

口燥唇干”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明参加辩论赛时,因为发言太投入,连续说了半小时没喝水,结束时他摸着喉咙说:“我现在真是口燥唇干,得赶紧找瓶水。”这时候成语的字面意义就生动展现出来了——长时间说话导致口腔干燥的状态。

有人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说话多的场景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小美跟着旅行团徒步沙漠,顶着烈日走了三小时,她舔着干裂的嘴唇对导游说:“咱们的水还够吗?我现在口燥唇干得厉害。”这里既没有激烈辩论,也没有滔滔不绝的演讲,但极端环境带来的生理反应同样适用这个成语。

这个成语有没有更深的引申义?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深有体会。有位独居老人拉着我絮絮叨叨说了两个小时,虽然我始终耐心倾听,但结束时不仅嗓子冒烟,心里也像压着块石头。这时候的“口燥唇干”就不只是生理感受,更像是情感交流过载后,身心俱疲的状态。

现代人其实每天都在经历“口燥唇干”。早上开项目会连轴转三小时,下午跟客户电话扯皮,晚上还要应付七大姑八大姨的微信轰炸。但我想说的是,这个古老的成语提醒着我们:当感到口干舌燥时,不仅是身体需要补水,可能更需要给心灵按下暂停键。毕竟,持续输出而不补充能量,再好的发动机也会过热啊。

下次看到有人捧着保温杯猛灌水,不妨笑着问句:“今天又是口燥唇干的一天吧?”这句问候既接地气,又暗含关怀。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懂得适时让唇舌休息,或许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。

口燥唇干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节课讲下来,口燥唇干的,让我先喝口水!
  2. 造句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,已经口燥唇干,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,毫无悔改的表示。
  3. 造句 绫嫣说的口燥唇干,血水和泪水粘连一起,只见爸爸时而发出轻微的笑声,时而喘着粗气,绫嫣多么羡慕自己有这么一个既古怪又会为儿女牺牲的爸爸……
  4. 造句 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,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
  5. 造句 罗兄,昔日曹子建说‘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