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ā zōng zhǐ shǐ
成语解释:操纵指挥。同“发纵指使”。
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萍踪忆语》四:“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,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幕后指使
繁体字形:發蹤指使
英文翻译:give instructions after discovering the trace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踪:脚印;踪迹:踪影。失踪。跟踪。无影无踪。
指:1.手指头:食指。五指。屈指。首屈一指。2.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“一指”,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:下了三指雨。这双鞋大了一指。两指宽的纸条。3.(手指头、物体尖端)对着;向着:用手一指。时针正指十二点。4.(头发)直立:发指。5.指点:指导。指示。指出正确方向。有问题请您指出来。6.意思上指着:这不是指你说的,是指他的。7.指望;依靠:指靠。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。
使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“发踪指使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的是躲在背后指挥别人做事的人。比如,你可能会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:大反派自己不露面,却通过手下传递指令,这就是典型的“发踪指使”。
举个例子:公司里的小张发现,每次项目出问题,领导总让同事小李背锅,自己却从不直接下达指令。同事们私下议论:“他这是典型的发踪指使,自己躲在后面,出了问题就让别人顶雷。”这样一来,大家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是不是更具体了?
有人可能会问:“发踪指使一定是贬义吗?”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是的,因为它暗示了操控者的不光明正大。但换个角度看,如果用在团队协作中,比如教练通过战术板指挥球员,虽然也是“背后指挥”,但这里的动机是正向的。所以,语境不同,成语的感情色彩也可能发生变化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妈妈让小朋友去问爸爸能不能吃冰淇淋,爸爸又让小朋友去问奶奶——这种“踢皮球”的行为,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发踪指使呢?虽然场景更日常,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像:通过间接方式达到目的,同时避免直接承担责任。
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“发踪指使”而不是直接行动?个人认为,这可能和风险规避有关。就像下棋时,高手往往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棋子,而是通过布局引导对手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长期用这种方式处理人际关系,可能会失去他人的信任。
最后想抛出一个思考:在信息透明的现代社会,“发踪指使”的行为是更容易被识破,还是因为沟通渠道变多而更隐蔽?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,但观察生活中的案例,我们会发现,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,关键都在于行动背后的动机是否经得起推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