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ǎn jiàn zhī jì
成语解释:间:离间。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。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,使之不团结的计策。
成语出处:《孙子·用间》:“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离间对方的计谋
繁体字形:反閒之計
英文翻译:cointelpro tactics
反:1.颠倒的;方向相背的。与“正”相对:反面。反作用。2.指反革命、反动派:肃反。3.反抗;反对:反法西斯。反封建。4.翻转:反复。反败为胜。5.推及:举一反三。6.回;还:反击。反问。7.副词。反而:画虎不成反类犬。8.古同“返”。
间:[jiān]1.方位词。中间:彼此间。同志之间。两国之间。2.方位词。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:田间。人间。晚间。一刹那间。3.一间屋子;房间:里间。车间。衣帽间。4.房屋的最小单位:一间卧室。三间门面。5.姓。“閒”[jiàn]1.空隙:乘间。2.嫌隙;隔阂:亲密无间。3.隔开;不连接:间隔。黑白相间。4.挑拨使人不和;离间:反间。5.拔去或锄去(多余的苗):间萝卜苗。“閒”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计:1.计算:核计。共计。不计其数。数以万计。2.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体温计。血压计。晴雨计。3.主意;策略;计划:计策。巧计。缓兵之计。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。4.做计划;打算:设计。为加强安全计,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5.计较;考虑:不计成败。无暇计及。6.姓。
说到“反间计”,你可能会一拍大腿:“这不就是挑拨离间嘛!”没错,但它的门道可比咱们日常拌嘴高级多了。举个栗子,三国里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自家水军大将,直接导致赤壁大败。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“反间计的核心到底是啥?”说白了,就是利用对手的猜疑心,把他们的内部矛盾变成自己的武器。
那这招放到今天还能用吗?嘿,还真别说!比如职场里有人故意散播“A同事说B能力不行”,结果B一怒之下跳槽,项目直接垮了。这种操作虽然缺德,但确实属于反间计的变种。不过咱得摸着良心说啊,这种手段用多了容易反噬,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对吧?
有人可能要杠了:“这不就是耍阴招吗?”别急,换个角度看问题。商业竞争里,某手机品牌被爆出“高管吐槽自家产品不如竞品”的假消息,股价应声下跌——这就是典型的现代版反间计。关键点在于,它利用了信息差和人性的弱点,就像打牌时突然甩出的王炸,直接破坏对方的信任链条。
我个人的看法是,反间计就像把双刃剑。用得好能四两拨千斤,比如疫情期间某国故意泄露假情报让对手抢购无效物资;用得不好嘛,就像往自己脚上砸石头。你品,你细品,这招的核心其实在于“借力打力”,但得把握住那个微妙的度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反间计能流传千年,说明它确实戳中了人性的软肋。但咱普通人过日子,还是少玩这种心跳游戏为妙。毕竟老祖宗也说了,“用间者必有反间之忧”,搞不好哪天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