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ì bīng sù mǎ
成语解释:磨快兵器喂饱马。指准备作战。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刘仁轨传》:“虽孽竖跳梁,士力未完,宜厉兵粟马,乘无备,击不意,百下百全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准备战斗
繁体字形:厲兵粟馬
英文翻译:to get ready for battle
厉:1.严格:厉行节约。2.严肃;猛烈:正言厉色。雷厉风行。3.古又同“砺”。4.古又同“疠”。5.古又同“励”。6.古又同“癞(lài)”。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粟:谷子。去壳后叫小米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耐旱,适应性强。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。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“厉兵粟马”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的状态。比如一家创业公司为了新产品上线,团队连续三个月优化代码、测试功能、储备服务器资源,这就是典型的“厉兵粟马”——就像古代打仗前磨快兵器、喂饱战马一样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又不是冷兵器时代,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”其实现代社会的竞争更需要这种准备意识。去年某国产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反超竞争对手,正是因为他们在供应链管理和专利布局上提前两年就开始筹备。这种“看不见的备战”往往比临场发挥更重要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它的系统性思维。真正的准备不是零散地做几件事,而是要像齿轮咬合般形成完整链条。就像农民既要修农具(厉兵)又要备饲料(粟马),现代职场人也需要同时提升技能和积累资源。我认识的一位设计师朋友,疫情期间既学会了3D建模,又建立了行业人脉库,后来经济复苏时直接拿下三个大单。
不过要注意避免走入“过度准备”的误区。就像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,准备了三十年却错失时机。关键要在准备和行动间找到平衡点。有个有趣的案例:某网红餐厅试营业期间,既保持了基础服务水准,又通过顾客反馈快速迭代菜单,这种“动态备战”反而比闭门造车更有效。
下次当你需要迎接重要挑战时,不妨画个“备战清单”:左边列“兵器”(核心能力),右边写“粮草”(支持资源),中间标注时间节点。这种可视化的准备过程,或许能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焕发新的生机。毕竟,机会更偏爱那些既磨利了剑刃,又装满了箭囊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