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à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ì lì rú huà

成语解释:历历:分明可数。形容叙述、描写清楚明白,如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

成语出处:《唐宋诗醇》第24卷:“写景历历如画,引人入胜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写作等

繁体字形:歷歷如畫

英文翻译:as distinct as a picture

历历如画的意思
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画:1.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:画山水。画人像。画画儿。2.画成的艺术品:年画。壁画。油画。风景画。一幅(张)画儿。3.用画儿装饰的:画屏。画堂。画栋雕梁。4.姓。5.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:画线。画押。画到。画十字。6.汉字的一笔叫一画:笔画。“天”字四画。7.汉字的一横叫一画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历历如画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风景如诗的山水画卷。比如:“站在山顶俯瞰,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,嫩绿的稻苗随风起伏,山间雾气缭绕,仿佛一幅水墨画在眼前缓缓展开。”这时或许有人问:为什么用“历历如画”而不用“风景优美”?答案藏在细节里——这个成语不仅强调美,更突出画面感的清晰与真实,如同亲眼看到一幅精雕细琢的画作。

再看另一个场景:“老照片里的童年街道,砖墙上的裂痕、邻居家晾晒的碎花被单、墙角探出的野花,一切历历如画,连当时的阳光温度都仿佛能穿透纸张。”这里的问题或许是:回忆为何能用“历历如画”形容?因为记忆中的细节越清晰,越容易触发画面联想,甚至让人产生“穿越时空”的错觉。

有人可能会疑惑:现代都市是否适用这个成语?答案藏在细节中。比如:“晚高峰的地铁站台,人群如流动的色块——深灰西装、亮黄背包、一抹红色高跟鞋匆匆掠过,霓虹灯广告牌的倒影在玻璃门上碎成光斑,整个场景竟有种荒诞的历历如画感。”这说明,只要细节足够鲜明,即便是嘈杂的日常也能成为“画布”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跨越了虚实界限。当你说“那个笑容历历如画”,不仅是在描述记忆的清晰,更暗示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重量。就像用画笔定格瞬间,语言同样能冻结时光的碎片。

最后不妨思考:为什么人们执着于将感受转化为画面?或许因为视觉是人类最直接的认知方式。当某个场景、某段记忆被贴上“历历如画”的标签时,本质是在说:“这个瞬间值得被永久珍藏。”就像在意识里挂上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,随时可供驻足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