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ì lì kě jiàn

成语解释:历历:分明、清楚。看得清清楚楚

成语出处:宋 洪迈《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》:“殿前挂大镜,照人心腑,历历可见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指十分清楚

繁体字形:歷歷可見

英文翻译:can be seen distinctly

历历可见的意思
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
可:[kě]1.许可:认可。2.能够:牢不可破。3.值得:可爱。4.连词。却;可是。表示转折:他年纪不大,力气可不小。5.副词。1.表示强调: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!2.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:你可知道?。都说这办法好,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?6.适合:可人意。可口。可心。7.文言副词。大约:年可二十。[kè]〔可汗〕简称汗。古代鲜卑、突厥(jué)、回纥(hé)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汗(hán)。
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”,现存。

成语评论

历历可见”这个成语,你用过吗?它用来形容事物清晰、分明的样子,就像眼前展开了一幅画,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。比如:“站在山顶俯瞰城市,灯火通明的街道历历可见,仿佛一张发光的网。”这样的画面感,是不是瞬间就有了?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一目了然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,“历历可见”更强调细节的清晰呈现,而“一目了然”侧重整体把握。比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,用“历历可见”就更贴切——细胞的纹路、形状都能被细致捕捉。

生活中哪些场景适用这个词?试想翻开老相册,泛黄的照片里,奶奶年轻时的笑容历历可见,连衣角的褶皱都清晰可辨。这种用法不仅描述视觉,还能勾起情感共鸣。再比如天文爱好者通过望远镜,看着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历历可见,那种震撼与普通“看见”完全不同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有了新注解。当我们用高清摄像头拍摄4K视频,每一帧画面都历历可见,连飞鸟振翅的轨迹都能定格。科技放大了人类观察世界的能力,也让“历历可见”从文学修辞变成了日常体验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自带“放大镜效应”。它提醒我们:有些美好需要放慢脚步才能察觉。就像雨后的蜘蛛网上挂着水珠,阳光一照,每颗水珠的七彩反光都历历可见——生活中从不缺乏惊艳,缺的是愿意停留的目光。

下次遇到值得记录的瞬间,不妨试试这个词。它不仅传递视觉信息,更暗含了发现者的专注与惊喜。当你说“晨雾中的远山轮廓历历可见”,听者脑海里浮现的不仅是山形,还有那份拨开迷雾的豁然开朗。

历历可见的造句

  1. 造句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,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。聂鲁达 
  2. 造句 这里的泉水清澈得真令人叫绝,游鱼碎石,历历可见。
  3. 造句 华美的落叶落下,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。聂鲁达 
  4. 造句 对他来说,这个历历可见的自然界是若有若无的.
  5. 造句 一潭碧水中,游鱼碎石,历历可见。
  6. 造句 湖水清澈如镜,水中石子历历可见,上方一朵莲花婷婷而立,宛如白玉雕成,天幕墨蓝如洗,上悬一轮明月。
  7. 造句 ,又不敢大声喊出,颈部青筋历历可见时,我已笑翻肚子。
  8. 造句 等到月光落满窗前,悄悄地告诉池塘里的睡莲。你是我用心的诗篇,再刻入温柔宇宙等未来发觉。等到年华落尽叶片,生命的脉络开始历历可见。时光上游寄来信笺,翻阅之后就像,与他再次相见。乘物游心 
  9. 造句 海伦隐约记得许久之前自己也曾站在这里远望过天边,那时还没有这许多建筑,城市的边缘还历历可见。
  10. 造句 病人们感到全身经脉通畅,通体发亮,血液流动及病灶形状都历历可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