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ài
  • gu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ài guān yù yù

成语解释:谓收受贿赂,出卖官爵,枉法断狱。
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耶律楚材传》:“今任使非人,卖官鬻狱,囚系非辜者多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官场等

繁体字形:賣官鬻獄

英文翻译:Prison for selling officials

卖官鬻狱的意思

卖:1.拿东西换钱(跟“买”相对):卖房子。把余粮卖给国家。2.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:卖国。把朋友给卖了。3.尽量用出来;不吝惜:卖劲儿。卖力气。4.故意表现在外面,让人看见:卖功。卖弄。卖俏。5.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:一卖炒腰花。6.姓。

官:1.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:官员。武官。做官。外交官。2.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官办。官费。3.公共的;公用的:官道。官厕所。4.姓。5.器官:五官。感官。

鬻:卖:鬻画。鬻文为生。卖官鬻爵。

狱:1.监禁犯人的地方:监狱。2.官司;罪案:冤狱。狱讼。

成语评论

卖官鬻狱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说白了,就是用钱买官位、用权力换好处。举个现代的例子:某公司高管偷偷把重要职位“卖”给亲戚朋友,哪怕对方能力不够,只要给钱就能上位。这算不算一种“卖官”呢?答案是肯定的——用利益交换破坏公平,本质上和古代拿钱买官没什么区别。

再比如,有人犯了事,本应依法处理,却靠着“关系”或“红包”让事情不了了之。这种现象是不是“鬻狱”?没错!司法公正是社会底线,一旦变成可交易的筹码,普通人的安全感就会崩塌。为什么大家痛恨这种行为?因为它在动摇“规则”的根基,让努力的人失去希望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还有卖官鬻狱这种事吗?”其实换个形式依然存在。比如某些机构招聘时明码标价“内部指标”,或是办事必须找“黄牛”插队,本质上都是把公共资源私有化。但乐观来看,随着监管透明化,这类现象正在减少——就像网购平台用评价系统打击黑店,阳光照到的地方,暗箱操作的空间自然变小。

我个人觉得,对抗这类问题不能只靠道德谴责。最近看到某地推行“政务服务扫码打分”,市民办完事可以直接评价工作人员,这种让权力运行可视化的设计特别聪明。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监督者,钻空子的人就会掂量掂量成本了。

说到底,“卖官鬻狱”之所以能存在,往往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和权力过度集中。如果把决策过程放在阳光下,用制度把权力的笼子扎紧,再配上畅通的举报渠道,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人就得三思了。毕竟,再精明的算计,也敌不过千万双眼睛的注视。

最后分享个有趣发现:古代惩治贪官会立“戒石铭”,现代企业用区块链记录合同流转。方法在变,但核心逻辑没变——用技术手段让交易留痕。或许未来我们能用更智能的方式,让“卖官鬻狱”彻底成为历史课本里的词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