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ài
  • qiào
  • yíng
  • j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ài qiào yíng jiān

成语解释:见“卖俏行奸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顺,轻怜重惜,卖俏迎奸,引乱这婆娘的心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賣俏迎姦

英文翻译:Flirt with a traitor

卖俏迎奸的意思

卖:1.拿东西换钱(跟“买”相对):卖房子。把余粮卖给国家。2.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:卖国。把朋友给卖了。3.尽量用出来;不吝惜:卖劲儿。卖力气。4.故意表现在外面,让人看见:卖功。卖弄。卖俏。5.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:一卖炒腰花。6.姓。

俏:[qiào]1.相貌美好,漂亮:俏丽(俊俏美丽)。俏媚。俏爽。俊俏。2.货物的销路好,价格上涨:俏货。走俏。3.烹调时为增加滋味、色泽而加上东西:俏头(a.烹调时加上的青蒜、香菜、木耳等;b.戏曲、曲艺中引入喜爱的身段、道白或穿插。“头”均读轻声)。俏点儿香菜。[xiào]古同“”,相似。

迎:1.迎接:欢迎。迎宾。迎新会。2.对着;冲(chòng)着:迎面。迎风。迎上去打招呼。

奸:1.奸诈:奸笑。奸计。老奸巨猾。2.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:奸臣。3.出卖国家、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:汉奸。内奸。为党除奸。4.自私;取巧:藏奸耍滑。这个人才奸哪,躲躲闪闪不肯出力。5.奸淫:通奸。强奸。

成语评论

卖俏迎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早味,但它的意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明为了和同事拉近关系,明知对方在背后说人坏话,不仅不反驳,反而故意跟着笑,甚至添油加醋。这时候,朋友问小明:“你这样附和,不怕被人说没原则吗?”小明摆摆手说:“嗨,大家开心就行,何必较真呢?”

为什么说这是“卖俏迎奸”呢?其实这里的“卖俏”可以理解为用轻浮的态度讨好别人,“迎奸”则是纵容甚至参与不好的行为。就像小明明明知道同事的做法有问题,却选择用假装合群的方式换取表面和谐,本质上是用自己的态度为错误行为“开绿灯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生活中谁没遇到过这种情况?难道每次都要站出来反对吗?”我的看法是:不一定要针锋相对,但至少要守住底线。比如遇到同事传谣言,可以说“这事我不太清楚,咱们聊点别的吧”——既不用违心迎合,又不会激化矛盾。比起无原则的“卖俏”,这种柔性的拒绝反而更能赢得尊重。

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某公司领导开会时提出个明显不靠谱的方案,小李为了表现积极,抢着说“领导英明!这个思路太创新了”。私下里却跟同事吐槽:“这方案根本行不通,但谁让人家是领导呢。”这种当面奉承、背后抱怨的行为,本质上也是用“卖俏”的方式换取个人利益,反而会让团队陷入更深的矛盾。

其实换个角度想,与其费心思“迎奸”,不如坦诚表达合理建议。比如可以说:“这个方向很有挑战性,我想到三个可能需要提前准备的风险点……”把迎合转化为建设性沟通,反而能展现专业价值。毕竟在这个时代,真诚的协作比表面的讨好更能带来长期信任。

说到底,“卖俏迎奸”背后藏着个现代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:是随波逐流图个轻松,还是守住本心担点风险?我的建议是:小事可以装糊涂,原则问题必须清醒。就像吃火锅选锅底,清汤红油各有所爱,但要是有人往锅里倒脏水,这时候再装傻可就不只是口味问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