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ài qiào yǐ mén
成语解释:俏:容态轻盈美好。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
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,卖俏倚门儿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妓女生活
繁体字形:賣俏倚門
英文翻译:Selling and relying on the door
卖:1.拿东西换钱(跟“买”相对):卖房子。把余粮卖给国家。2.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:卖国。把朋友给卖了。3.尽量用出来;不吝惜:卖劲儿。卖力气。4.故意表现在外面,让人看见:卖功。卖弄。卖俏。5.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:一卖炒腰花。6.姓。
俏:[qiào]1.相貌美好,漂亮:俏丽(俊俏美丽)。俏媚。俏爽。俊俏。2.货物的销路好,价格上涨:俏货。走俏。3.烹调时为增加滋味、色泽而加上东西:俏头(a.烹调时加上的青蒜、香菜、木耳等;b.戏曲、曲艺中引入喜爱的身段、道白或穿插。“头”均读轻声)。俏点儿香菜。[xiào]古同“肖”,相似。
倚:1.靠着:倚马千言。倚着门框朝外看。2.仗恃:倚势欺人。倚老卖老。3.偏;歪:不偏不倚。4.姓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“卖俏倚门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早味,但放到今天依然能引发联想。比如有人开玩笑说:“老王家的闺女最近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店门口,真成卖俏倚门揽客的活招牌了。”这里既保留了成语原本的戏谑意味,又弱化了传统语境中的负面色彩。
为什么要用“倚门”而不是其他动作? 其实这个细节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。过去商铺多临街而建,倚门而立既能展示商品又能吸引目光,就像现在的橱窗模特。成语里的“卖俏”也不单指外貌,更多是强调主动展示的姿态。
有个真实案例能说明问题。去年社区水果店老板让女儿穿汉服在门口切果盘试吃,营业额翻了三倍。事后街坊们打趣这是“新式卖俏倚门”,老板却理直气壮:“我们这叫传统文化体验式营销!”这个转变很有意思——原本带贬义的成语,在商业创新中反而成了褒义词。
我发现这个成语的现代生命力在于它的画面感。就像短视频平台上,主播们对着镜头展示才艺,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“倚门卖俏”?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,而在于传递的价值是否真诚。当网红认真教观众化妆技巧时,那种专注反而让“卖俏”变成了专业分享。
有人担心成语的原始含义会被曲解,我倒觉得语言本就需要与时俱进。就像“东山再起”原本指谢安隐居后复出,现在用来形容任何领域的重新崛起。重要的是在使用时把握分寸,既保留文化基因,又赋予时代新意。下次看到奶茶店员工在门口跳招牌舞,你会怎么形容这种营销方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