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ān fù zhī shù
成语解释:术:手段、策略。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鲂传》:“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,加卒奉大略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战争
繁体字形:單復之術
英文翻译:The art of simple and complex
单:[dān]1.不复杂:单纯。简单。单调(diào)。2.独一:单独。单一。单词。3.只,仅:做事单靠热情不够。4.奇(jī)数的:单日。单号。5.薄,弱:单薄。6.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:单裤。单衣。7.覆盖用的布:被单。床单。8.记载事物用的纸片:单据。传单。名单。9.和尚称禅堂的坐床。[chán]1.〔单于〕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。2.(單)[shàn]姓。
复:1.重复:复写。复制。2.繁复:复姓。复叶。复音词。3.转过去或转回来:反复。往复。翻来复去。4.回答;答复:复信。敬复。电复。5.姓。6.恢复:光复。收复。复原。复婚。7.报复:复仇。8.再;又:复发。复苏。死灰复燃。无以复加。一去不复返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术:[shù]1.技艺:技术。艺术。武术。学术。不学无术。2.方法:战术。权术。心术。3.古代城市中的道路。[zhú]1.〔白术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状茎可入药。2.〔苍术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状茎可入药。[shú]古同“秫”,黏高梁。
哎呦喂,今天咱来唠唠这个“单复之术”到底咋回事儿。说白了,这词儿听着文绉绉的,其实就跟咱们生活中“见招拆招”差不多。比方说老张做生意,旺季时主打爆款单品(单),淡季立马搞组合套餐拉人气(复),这可不就是单复之术的活例子?你品,你细品!
有人可能要问:“单复之术的核心到底是啥?”嘿,说白了就是“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”。就像打游戏,遇到小兵直接平A(单),碰上Boss得开技能连招(复),灵活切换才能通关不是?关键得摸透问题的本质,别一根筋走到黑。
拿写文章来说事儿吧。刚开始咱得把观点讲明白(单),后面再甩案例、列数据、搞对比(复),读者才能跟着节奏走。这就好比做菜,光放盐太单调,配上葱姜蒜才有层次感。单是骨架,复是血肉,二者搭好了才叫活色生香。
您可能还想问:“这招在现代社会还管用吗?”依我看啊,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更需要单复结合。刷短视频为啥要前3秒抓眼球(单)?后面再慢慢铺内容(复)?这不就是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嘛!不过得提醒各位,可别为了“复”而堆砌花样,整成四不像就闹笑话了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单复之术说到底是个动态平衡的功夫,就像炒股票,该重仓时别手软,该分散时别头铁。生活里处处是选择题,咱得学会在简单直接和复杂策略之间找准那个“甜点区”。记住了啊,方法没有绝对好坏,关键看用得是不是时候、是不是地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