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àn
  • s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àn sān bù sì

成语解释:指心神不定,无精打采。

成语出处:《西湖二集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》:“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,就在我身边,也是半三不四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心情

繁体字形:半三不四

英文翻译:Half three no four

半三不四的意思

半:1.二分之一;一半(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,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):半尺。一斤半。半价。过半。一年半载。2.在…中间:半夜。半路上。半山腰。半途而废。3.表示很少:一星半点儿。一鳞半爪。4.不完全:半新的楼房。房门半开着。5.姓。
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听说过“半三不四”这个说法吗?这个成语乍一听挺有意思的,但到底啥意思啊?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“不上不下”“不伦不类”的状态。比如老王家的装修,吊顶装了欧式水晶灯,墙上却贴了山水年画——这混搭风啊,简直半三不四到让人脚趾抠地!

那问题来了:为啥要用“三”和“四”这两个数字呢?嘿,这里头藏着中国人的数字哲学!咱们老祖宗讲究“三生万物”“四平八稳”,半三不四可不就是既没达到完整状态,又破坏了平衡感嘛?就像你煮泡面时水加得不够,面条软塌塌泡不开,你说这吃还是不吃?

说到实际应用,这词儿可太有画面感了。比如最近火热的跨界联名,有个运动品牌非要出高跟鞋,结果鞋跟装着弹簧减震——你说这是运动鞋还是晚礼服鞋?这种半三不四的设计,消费者看了都摇头:“这玩意儿能穿着跑步还是走红毯?”

不过话说回来,半三不四就一定是坏事吗?我倒觉得未必。就像新生事物刚出现时,常常带着点“四不像”的尴尬。比如二十年前的智能手机,又像电脑又像电话,现在不也成了生活必需品?关键要看这个“半三不四”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期,还是永远停留在混乱状态。

要我说啊,生活中处处可见这种状态。就像年轻人找工作,既想追求理想又怕饿肚子,这种纠结的心态不就是典型的半三不四吗?但正是这种中间态,往往孕育着突破的可能。所以下次遇到半三不四的情况,别急着否定,说不定里头藏着新机会呢!

最后提醒一句:用这个词可得看场合。要是当面说别人做事半三不四,搞不好要挨揍的。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认可,而不是被贴上尴尬的标签,你说是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