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í nián mó jiàn
成语解释:比喻多年刻苦磨练。
成语出处:唐 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似君,谁为不平事?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十年磨劍
英文翻译:grind sword for a decade
十: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分。十成的把握。3.姓。
年:1.时间的单位,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,平年365日,闰年366日,每4年有1个闰年:今年。去年。2.用于计算年数:三年五载。在广州住了两年。3.每年的:年会。年鉴。年产量。4.岁数:年纪。年龄。忘年交。益寿延年。5.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:童年。幼年。少年。青年。中年。老年。6.时期;时代:近年。明朝末年。7.一年中庄稼的收成:年成。年景。丰年。歉年。8.年节:新年。过年。给大家拜年。9.有关年节的(用品):年糕。年货。年画。10.姓。
磨:[mó]1.摩擦:脚上磨了几个大泡。我劝了他半天,嘴唇都快磨破了。2.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、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:磨刀。磨墨。磨玻璃。铁杵磨成针。3.折磨: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。4.纠缠;磨烦(mò·fan):这孩子可真磨人。5.消灭;磨灭:百世不磨。6.消耗时间;拖延:磨洋工。磨工夫。[mò]1.把粮食弄碎的工具,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:一盘磨。电磨。推磨。2.用磨把粮食弄碎:磨面。磨豆腐。磨麦子。3.掉转;转变:把汽车磨过来。我几次三番劝他,他还是磨不过来。
剑:1.古代兵器,长条形,一端尖,两边有刃,安有短柄。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,剑身是细长的钢条,无刃,顶端为一小圆球。2.(Jiàn)姓。
“十年磨剑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,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?其实它讲的是“长期积累才能成就大事”的道理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同样的技术岗位,老张的薪资是我的三倍?”答案可能就藏在“十年磨剑”里——老张可能花了十年时间深耕数据库优化,从SQL调优到分布式架构一步步突破,而刚入行的小王还在用模板代码解决问题。
这个成语放到现代职场依然适用吗?举个真实案例:自媒体博主“科技老周”早期视频播放量只有几百,但他坚持每周输出两篇深度行业分析,三年后抓住AI风口爆红。有人觉得他运气好,却忽略了他前期整理行业数据的300多个夜晚。就像磨剑不是机械重复,持续聚焦关键领域才能等到破局点。
我自己带团队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新人在头两年总爱比较“谁加班更狠”,五年后差距却体现在“谁能把需求背后的业务逻辑吃透”。有个工程师每天早到半小时阅读开源项目文档,三年后成了团队里唯一能重构核心系统的人——这或许就是“磨剑”的现代演绎:把碎片时间铸成专业护城河。
不过有人会质疑:在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十年吗?看看ChatGPT的诞生过程就有答案。OpenAI团队从2015年开始研究生成模型,经历GPT-2故意不发布完整版、GPT-3参数爆炸式增长,到2023年才引发质变。快节奏领域更需要这种“战略性慢功夫”,因为真正的技术壁垒无法用短期冲刺突破。
当然,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“十年磨剑”。有位朋友痴迷篆刻,花八年时间研究秦汉印风,结果市场更认可创意设计印章。这提醒我们:找准赛道比盲目坚持更重要。就像磨剑前要确认这是把值得锻造的宝剑,否则可能变成在沙滩上建城堡。
最近遇到个创业者很有意思,他把公司文化定义为“五年定律”——任何新业务必须做好五年前不赚钱的准备。去年他们的工业传感器项目刚好在第五年拿下德国订单,验证了这个逻辑。当别人还在疑惑“为什么我的努力没回报”时,懂得“磨剑”智慧的人,早已在时间轴上预埋了成功的坐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