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áo ér wú gōng
成语解释:劳:劳累;劳苦;功:功效;成效。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。
成语出处:先秦 管仲《管子 形势》:“与不可,强不能,告不知,谓之劳而无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评价一个人做事的效果
繁体字形:勞而無功
英文翻译:toil with no gain
劳:1.劳动:按劳分配。不劳而获。2.烦劳(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):劳驾。劳您走一趟。3.劳苦;疲劳:任劳任怨。积劳成疾。4.功劳:勋劳。汗马之劳。5.慰劳:犒劳。劳军。6.姓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明明忙得脚不沾地,结果却像竹篮打水一场空?这就叫"劳而无功"。比如小王连续三个月加班赶项目,结果甲方突然取消合作,他熬红的眼睛和满桌方案顿时成了无用功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"白忙活"的情况呢?核心问题在于目标与方法不匹配。就像用漏勺舀汤,动作再勤快也装不满碗。去年我帮朋友策划生日惊喜,提前两个月准备场地、定制礼物,结果当天暴雨导致露天派对泡汤,这时候才明白事前查看天气预报有多重要。
怎么避免费力不讨好?试试"三点定位法":抬头看方向,低头查方法,转身问经验。邻居张阿姨学智能手机,最初三个月只会反复点击图标,后来跟着视频教程分步骤练习,现在都能用修图软件给孙辈做表情包了。这说明光使蛮劲不够,找准窍门才能事半功倍。
有人认为现代社会讲究效率,"劳而无功"早该淘汰。我倒觉得这个成语更像安全气囊——平时用不上,但关键时刻能提醒我们刹车检查路线。就像去年健身时盲目加重量导致拉伤,反而耽误了三个月训练进度,这个教训比任何成功学都有价值。
下次感觉在原地打转时,不妨停下手头工作喝杯茶。晾衣服都知道要抖开褶皱再挂,处理事情更需要理清头绪再行动。记住:真正的勤奋不是和时间赛跑,而是带着指南针赶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