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ōng
  • gāo
  • shǎ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ōng gāo bù shǎng

成语解释:功:功勋,功业。赏:赏赐。功劳极大,无法赏赐。形容功劳之大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盖天下者不赏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功劳大

繁体字形:功高不賞

英文翻译:unrewardable merit

功高不赏的意思
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赏:1.赏赐;奖赏:赏罚分明。2.赏赐或奖赏的东西:领赏。3.敬辞。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:赏光。赏脸。4.欣赏;观赏:鉴赏。雅俗共赏。5.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:赞赏。赏识。

成语评论

功高不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——功劳大却得不到奖赏,为什么会这样?咱们先从历史故事说起。

比如《史记》里韩信的故事。他帮刘邦打下江山,功劳无人能比,但最后却被贬为淮阴侯。刘邦心里想:“你功劳太大,再赏就只能让位了,谁敢冒这个险?”这就是典型的“功高不赏”——功劳高到让上位者感到威胁,反而成了负担。

有人可能会问:难道功劳大不是好事吗?问题在于“平衡”。就像一盆水端得太满,稍微一晃就会洒出来。古代帝王怕功臣动摇自己的权力根基,现代职场里领导也可能担心下属风头太盛。这种心态虽然不完美,却是人性的一部分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公司里有个销售冠军,业绩占全部门70%。老板既想奖励他,又担心他跳槽或要求升职,最后反而给他发了个“特别贡献奖”敷衍了事。你看,这算不算现代版的“功高不赏”?
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两件事:一是功劳需要适度“分流”,就像种田不能只浇一棵苗;二是上位者要有容人的格局。如果总是担心被超越,组织反而会失去成长的机会。就像大树不会因为枝条长得太高就砍掉树冠,真正的强大来自于整体的繁荣。
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与其纠结“赏不赏”,不如建立更开放的协作关系。毕竟,真正的功劳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得来的,能让大家共同发光的环境,才是最好的奖赏。

功高不赏的造句

  1. 造句 审得汉家天下,大半皆韩信之力;功高不赏,千古无此冤苦。
  2. 造句 唐道袭回禀王建,称华洪桀骜不驯,屡屡询问,并不认错,只说大王功高不赏,飞鸟尽,良弓藏。
  3. 造句 更要在朝野之间,多讲我大秦厚赐李牧之事,更要广散流言,声称李牧功高不赏,心有怨恨,意欲和秦自立!
  4. 造句 这数年来,士族门阀势大,为皇族司马氏所忌,淝水之战,谢玄功高不赏,反遭排挤。
  5. 造句 如果皇帝长时间对某个人有了亏欠感觉,那恐怕就是那个人的灾难要到了,所谓功高不赏就是这个问题。
  6. 造句 当年父亲讨伐黄巾时数破黄巾大营,二叔阵斩张梁,却也只分得一个功高不赏的结局,在朝廷上,根本没有人会替父亲讲一句公道了话,或者说,公道只是相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