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ō chuáng yǐ fū
成语解释: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痛苦之深
繁体字形:剥牀以膚
英文翻译:To skin a bed
剥:[bāo]去掉外面的皮或壳:剥花生。剥皮。[bō]义同“剥”(bāo),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,如剥夺,生吞活剥。
床:1.供睡觉用的家具。2.像床的东西:冰床。机床。3.某些东西中起托架、支撑作用的部分:牙床。琴床。4.某些像床的地面、地貌:河床。5.量词。用于被褥等:一床被子。
以:1.用;拿:以少胜多。晓之以理。赠以鲜花。2.依;按照:以次。以音序排列。3.因:何以知之?。不以人废言。4.表示目的:以广视听。以待时机。5.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6.跟“而”相同:城高以厚,地广以深。7.姓。8.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,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以前。以上。三日以后。县级以上。长江以南。五千以内。二十岁以下。
肤:1.皮肤:切肤之痛。体无完肤。2.表面的;浮浅:肤浅。肤泛。
哎哟喂,说到“剥床以肤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陌生,对吧?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比如老张家的儿子考试作弊被抓,老师直接当着全班面说:“你这行为就像剥床以肤——表面看着没事,里子早就烂透了!”嘿,这比喻真是又狠又准,直接把问题捅到根儿上了。
那问题来了,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呢?说白了,它形容的是把问题彻底暴露出来,不留情面地指出本质。就像你发现朋友总爱吹牛,可以半开玩笑说:“兄弟,咱别剥床以肤了,上次你说的那项目,其实黄了三个月了吧?”这时候既点破真相,又不至于太伤和气。
换个职场场景看看。比如公司开会时,新来的实习生小李支支吾吾不敢说方案漏洞,王姐直接站起来:“咱得学学剥床以肤的精神!这数据模型假设太理想化,实际落地绝对崩盘。”你品,你细品,这么用是不是比绕弯子更高效?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委婉表达。像上周我表妹吐槽室友邋遢,她愣是绕着说:“某些人的桌子啊,简直像被十级台风刮过。”要换成我,估计就拍桌子来句:“你这都快剥床以肤了!再不收拾蟑螂都要开派对了!”
个人觉得这成语就像社交场合的辣椒面——用好了提味,用猛了呛人。关键得看场合和交情深浅。就像上周邻居家狗半夜狂吠,我选择贴张温馨提示,而不是直接敲门说“你家狗叫得跟剥床以肤似的”,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嘛。
说到底,语言这东西就是工具。用“剥床以肤”这类成语时,重点不在显摆文化,而在能不能把事说透。就像老话说的,话糙理不糙。下次遇到需要一针见血的场合,不妨试试这招,保准比打太极管用多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