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é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è mù wéi hú

成语解释: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
成语出处:明·郑瑗《井观琐言》第一卷:“扬氏《法言》、王氏《中说》,所谓刻木为鹄者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刻木為鵠

英文翻译:Carve wood as a swan

刻木为鹄的意思

刻:1.雕刻:刻图章。2.计算时间的单位。用钟表计时,十五分钟为一刻。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3.时间:即刻。立刻。4.形容程度深:深刻。刻苦。5.刻薄:尖刻。苛刻。6.同“”。

木:1.树木:伐木。果木。独木不成林。2.木头:枣木。榆木。檀香木。3.棺材:棺木。行将就木。4.质朴:木讷。5.反应迟钝:木然。木头木脑。他反应有点木。6.麻木:两脚冻木了。舌头木了,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。7.姓。

为:[wéi]1.做:有为。事在人为。敢作敢为。大有可为。2.充当:选他为代表。3.变成;成:一分为二。化为乌有。变沙漠为良田。4.是:十寸为一尺。5.姓。6.被(跟“所”字合用):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。7.常跟“何”相应,表示疑问或感叹:何以家为(要家干什么)?8.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,构成表示程度、范围的副词:大为高兴。广为传播。深为感动。9.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,加强语气:极为重要。甚为便利。颇为可观。尤为出色。[wèi]1.帮助;卫护:为吕氏者右袒,为刘氏者左袒。2.表示行为的对象;替:为你庆幸。为人民服务。为这本书写一篇序。3.表示原因、目的: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。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。4.对;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
鹄:[hú]天鹅。[gǔ]射箭的目标;箭靶子:中鹄。

成语评论

刻木为鹄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背后藏着什么智慧呢?简单来说,它比喻人费尽心思去做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,就像雕刻木头想做成天鹅,结果既不像真鸟,又浪费了精力。比如有人为了追求完美简历,考了一堆用不上的证书,却忽视了真正需要提升的工作能力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刻木为鹄”。

为什么会有人陷入这种困境?或许因为目标设定出了问题。就像有人花三个月给手机贴膜,追求零气泡的极致效果,但贴得再完美,手机功能并不会因此升级。这种行为背后,可能混杂着对细节的偏执和对核心价值的误判。

我在工作中见过类似的案例:团队耗费大量时间设计PPT动画特效,反而压缩了市场调研的时间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人容易被“形式精致”的假象迷惑,就像用纯金打造锄头去种地——工具再贵重,种不出粮食也是徒劳。

如何避免成为“刻木为鹄”的实践者?关键在于分清主次。就像装修房子时,与其在墙纸花纹上纠结三个月,不如先确保水电工程的质量。有个朋友曾用半年时间挑选婚礼请柬字体,最后连宾客名单都没确定,这种本末倒置的选择值得我们警惕。

这个成语在今天依然充满现实意义。当看到网红餐厅把预算全花在装修却忽略菜品,当发现学生埋头整理笔记却从不复习,我们都能感受到形式主义带来的资源浪费。它像面镜子,照出我们容易忽视的认知误区:有时候,我们不是在为目标努力,而是在为努力本身表演。

换个角度思考,这个成语也暗含积极启示。它提醒我们回归本质,就像农民明白肥沃土地比打造金锄头更重要。有个创业者分享过,他们团队砍掉了所有花哨的宣传方案,专注产品迭代三个月,反而赢得了首批忠实用户。这种务实的智慧,或许就是破解“刻木为鹄”困局的关键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