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é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è mù wéi lì

成语解释: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,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。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。
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路温舒传》:“画地为狱,议不入;刻木为吏,期不对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;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

繁体字形:刻木為吏

英文翻译:unable to suffer the humiliation made by the warder even if he is a whittled phoney one

刻木为吏的意思

刻:1.雕刻:刻图章。2.计算时间的单位。用钟表计时,十五分钟为一刻。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3.时间:即刻。立刻。4.形容程度深:深刻。刻苦。5.刻薄:尖刻。苛刻。6.同“”。

木:1.树木:伐木。果木。独木不成林。2.木头:枣木。榆木。檀香木。3.棺材:棺木。行将就木。4.质朴:木讷。5.反应迟钝:木然。木头木脑。他反应有点木。6.麻木:两脚冻木了。舌头木了,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。7.姓。

为:[wéi]1.做:有为。事在人为。敢作敢为。大有可为。2.充当:选他为代表。3.变成;成:一分为二。化为乌有。变沙漠为良田。4.是:十寸为一尺。5.姓。6.被(跟“所”字合用):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。7.常跟“何”相应,表示疑问或感叹:何以家为(要家干什么)?8.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,构成表示程度、范围的副词:大为高兴。广为传播。深为感动。9.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,加强语气:极为重要。甚为便利。颇为可观。尤为出色。[wèi]1.帮助;卫护:为吕氏者右袒,为刘氏者左袒。2.表示行为的对象;替:为你庆幸。为人民服务。为这本书写一篇序。3.表示原因、目的: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。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。4.对;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
吏:1.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:胥吏。2.旧时泛指官吏:大吏。酷吏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刻木为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举个例子就明白了。比如某公司新上任的部门主管,每天开会时只会照本宣科读文件,对实际问题视而不见。员工背后议论:“这领导简直是刻木为吏,占着位置不解决问题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刻木头”来比喻不作为的官员?这其实源于古代官场现象。过去有些官吏就像木头雕像一样,徒有其表却不办实事,既不会主动体察民情,也不敢承担责任。成语用“刻木”的静态感,精准传递了这种僵化形象。
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。社区里新设的垃圾分类督导员,每天站在垃圾桶旁却从不指导居民,只是机械地盖章登记。邻居王阿姨摇头说:“这岗位设了有什么用?刻木为吏罢了。”可见,群众对形式主义的反感古今相通。

值得思考的是:现代社会还存在“刻木为吏”现象吗?从某些窗口单位“微笑服务但办不成事”,到部分企业设置冗余管理岗,这类问题依然存在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也提醒我们:职位本身不创造价值,关键在于执行者的主动性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今天反而更突出。当AI技术能替代基础文书工作时,“人”的价值恰恰体现在灵活应变与创新思维上。与其做刻板的“木吏”,不如当个能解决问题的“活吏”——毕竟再精密的程序也需要人性化调试。

观察身边环境会发现,那些真正受尊敬的管理者,往往既能遵守规则,又懂得变通。就像老张主任处理居民纠纷时,既按章程办事,又会私下帮双方调解矛盾。这种“木头的框架”加上“人的温度”,或许才是破除“刻木为吏”魔咒的关键。

下次遇到推诿扯皮的情况,不妨直接问:“咱们这是在解决问题,还是在扮演木头人?”有时候,把问题摊开来说,反而能打破僵局。毕竟,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,而执行的核心永远是人。